贺新郎(和俞叔夜七夕)

贺新郎(和俞叔夜七夕)朗读

《贺新郎(和俞叔夜七夕)》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处全。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意生何许。
秋天的气息从何而来。
对玉钩、微云避舍,素风吹暑。
对着玉钩,微云躲避,清风吹拂着炎热。
银汉桥成天路稳,乾鹊声声媚妩。
银河桥成为稳定的天路,乾鹊的鸣叫妩媚动人。
送仙仗、年年须度。
送走仙人,每年都要度过。
离合悲欢多少话,想今宵、缱绻难深诉。
分别和团聚中有多少话语,思念今晚,缠绵难以深述。
千古恨,无新故。
千古的悲恨,没有新的故事。
聊须作意成欢绪。
只能作出一些意味深长的欢喜表情。
为佳时、金针戏把,翠觞频举。
在这美好的时刻,拿着金针演出戏曲,翡翠杯频频举起。
莫念匆匆轻掺袂,天上元无间阻。
不要怀念匆忙轻握袖子的时刻,天上的元宵节没有阻碍。
况好是、新凉庭户。
何况现在是一个凉爽的新庭院。
倦客天涯嗟老大,趁珠帘、绣额高楼处。
疲倦的旅客在天涯叹息老去,抓住机会在珠帘和绣额的高楼上。
乞些巧,调儿女。
恳求一些巧妙的方法,调和男女关系。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七夕的夜晚氛围,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思绪和对离别与团聚的感慨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如玉钩、微云、银汉桥、乾鹊等,展现了七夕夜晚的浪漫和神秘感。作者通过对离别和团聚的描写,表达了人世间的无常和情感的复杂性。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爱情的期望和对幸福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将七夕夜晚的情景与人情世故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对于爱情和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处全

李处全(1134-1189)约宋孝宗淳熙初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在世]字粹伯,里居及生卒年俱不详。徐州丰县(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曾任殿中侍御史及袁州、处州等地方官。有少数词作表现了抗敌爱国的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处全工词,有晦庵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李处全朗读
()

猜你喜欢

昂霄苍秀挺芳洲,四水茫茫景色幽。绿盖影摇云鹤舞,翠涛声沸钵龙游。

松针细刺苔衣落,花粉常侵客袖留。莫道沧桑今古异,湖光春暖日悠悠。

()

遂过天宁寺,花香染客裾。藓碑迷故事,风障护春蔬。

野草浓于绣,遥山淡若虚。方今正望雨,宿麦及时锄。

()

銮舆六度接穷檐,日角天颜惕仰瞻。此日鼎湖龙已去,空教昂首望龙髯。

()

白雪闲庭,三馀小窗,昔年曾贮婵娟。分花斗草,何地不堪怜。

剪烛西窗话旧,相倚处、携手凭肩。从别后、时移世换,肠断各风烟。

()

山围拥髻,楼开照黛,尽容生老柔乡。一抹愁烟,三分梦雨,频来好处凄凉。

何许最难忘。向扫眉才子,诉与何妨。生怕添愁,只言陈事莫思量。

()

羲仲殷东方,伶伦和律管。阴崖见白日,黍谷回春暖。

柔橹下流凘,轻车度危栈。草木皆欣欣,不觉韶光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