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

解连环朗读

《解连环》是宋代诗人方千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解连环

素封谁托。空寒潮浪叠,乱山云邈。
对倦景,无语消魂,但香断露晞,絮飞风薄。
杜宇声中,动多少、客情离索。
远阑干伫立,暗记那回,赏遍花药。
依依岁华自若。更低烟暮草,残照孤角。
□叹息、故里春光,有幽圃名园,算也闲却。
早早归休,渐过了芳条华萼。
趁良时,按歌唤舞,旧家院落。

诗词中的中文译文如下:

解开连环
谁送来这素封的东西。寒风中波浪空荡荡,乱山上云雾蔽日。
面对疲倦的景色,无言地消解心灵,只有花香随着露水蒸发,细雪随风飘扬。
杜宇的鸣声中,动摇多少人的客情与离恨。
远远站在门槛上,暗自记起那次赏花的经历。
岁月依然如故,更低的烟雾笼罩着草地,最后的余晖照耀着孤立的角落。
□发出叹息,故乡的春光,有着幽静的园林,却显得空闲而冷清。
早早地回家休息,花枝上的华丽渐渐消逝。
趁着美好的时光,按照歌声唤起舞蹈,在旧家的院落中。

诗词的意境描绘了一种寂寥而迷人的景象。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色,如寒冷的风,波浪拍打的声音,云雾弥漫的山脉,以及细雪飘飞的情景。这些景色与人的内心感受相呼应,表达了一种寂静、消沉和离愁别绪的情感。

诗中还融入了对客情和离别的描写,通过杜宇的鸣叫声,展示了多少人在别离中感受到的情感和思念之苦。远阑干伫立,回忆着曾经的花草之乐,也隐含着对往事的怀念和悲叹。

最后,诗人以故乡春光的比喻,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安宁逸乐生活的向往。他希望早早归休,回到旧家的院落中,趁着美好的时光,按照歌声唤起欢舞,享受宁静而自在的时光。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人情离别和对家园的向往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淡然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引发读者对生活、归属感和人情世故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千里

[约公元一一二二年前后在世]字不详,信安人。生卒年均不详,据况周颐考证,为“孝宗时人”。官舒州签判。其他事迹不详。千里会和周邦彦词,有和清真词一卷。《四库总目》或以杨泽民所和,合刻为三英集,傅於时。...

方千里朗读
()

猜你喜欢

坠马啼妆,学不就、闺中模样。疏慵惯、嚼花吹叶,粉抛脂漾。

多病不堪操井臼,吾才敢去嫌天壤。看丝丝、双鬓几时青,空劳攘。

()

闰位穷元季,真符启圣人。九州殊夏裔,万古肇君臣。

武德三王后,文思二帝邻。卜年乘王气,定鼎属休辰。

()

春霾乱青山,卉木苞未吐。绕郭号荒鸡,中田散野鼠。

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岩户。未达隐者心,聊进苍生语。

()

巉岩形势好跻攀,粉堞高楼一望间。自有天威临绝塞,不因地险恃雄关。

冲云涧雪悬千丈,扑马尘沙失万山。哀角悲笳听渐近,何堪落日照征颜。

()

潞水滔滔南向流,家书重叠附征邮。行人临发长亭晚,更折梨花寄暮愁。

()

风潭春浸。几点青青生藻荇。泼剌鱼儿。未怕飞来翠碧窥。

浮烟酿雨。不见前村沽酒处。添个渔郎。汕籗抛时背夕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