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同林义倩游惠觉寺,衲子差可与语,因作葛藤语示之)

沁园春(同林义倩游惠觉寺,衲子差可与语,因作葛藤语示之)朗读

诗词:《沁园春(同林义倩游惠觉寺,衲子差可与语,因作葛藤语示之)》

万法皆空,空即是空,
佛安在哉。有云名妙净,
可遮热恼,海名圆觉,堪洗尘埃。
翠竹真如,黄花般若,
心上种来心上开。
教参熟,是菩提无树,
明镜非台。偷闲来此徘徊。
把人世黄粱都唤回。
算五陵豪客,百年荣贵,
何如衲子,一钵生涯。
俯仰溪山,婆娑松桧,
两腋清风茶一杯。
BB48舟去,更扫尘东壁,
聊记曾来。

中文译文:
万法皆为空虚,空即是空,
佛在何处呢。有云称为妙净,
能遮蔽烦恼,海名为圆觉,可洗涤尘埃。
翠竹真如,黄花如般若,
在心中种下便开放。
教导参透,菩提无需树木,
明镜并非台子。在此徘徊消遣。
将人世间的虚幻唤回。
算起五陵的豪客,百年的荣耀,
与衲子相比如何,一碗清贫的生活。
俯仰于溪山之间,松桧树婆娑,
两腋清风,一杯茶。
BB48舟已离去,更扫去东壁的尘埃,
留下记忆曾来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陈人杰创作的作品,通过描绘禅宗思想和自然景观,表达了对人世间虚幻和现实生活的思考。

诗中第一句“万法皆空,空即是空,佛安在哉”,表达了禅宗的“诸法空相”思想,指出一切事物皆为空虚,没有实质存在,同时提出了“佛安在哪里”的思考。

接下来的几句诗描述了一些佛教概念,如“妙净”、“圆觉”,以及把佛法比喻为翠竹和黄花般若。这些表达了对佛教思想的崇敬和对解脱烦恼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比五陵豪客的虚荣和衲子清贫的生活,表达了对于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对简朴生活的赞美。诗人通过溪山松桧和清风茶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倾慕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离开此地的船只和扫去东壁尘埃的景象,留下了对曾来过的记忆。

整首诗词以禅宗思想为基础,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于虚幻世界的追求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和真实存在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人杰

陈人杰(1218-1243),一作陈经国,字刚父,号龟峰,长乐(今福建福州)南宋词人,同时也是宋代词坛上最短命的词人,享年仅26岁。他现存词作31首,全用《沁园春》调,这是两宋词史上罕见的用调方式。...

陈人杰朗读
()

猜你喜欢

在昔金渊池,烟花锦不如。
衣冠尊史祖,山水识灵胥。
富岁人多赖,前修日以疏。
洪崖仙可问,愿乞雪精驴。
()

才烂烟波笔掣云,一朝鸿宝动朝绅。昌黎文自能驱鳄,不信潮阳不借君。

()

窣堵西头屋数楹,知君卧占一溪云。老夫亦有缘云兴,应为情亲肯见分。

()
不但烹三庶,东宫亦屡危。
元来玉环子,别有锦绷儿。
()
青天白日一声雷,大地群生眼豁开。
万象森罗齐稽首,须弥{左足右孛}跳舞三台。
()

问先生掉臂何之?在云外青山,山上茅茨。向陇首寻梅,着仗头挑酒,就驴

背吟诗。叹功名一张故纸,冒风霜两鬓新丝。何苦孜孜,莫待。细看渊明,

()

窈窕淑女,备六服兮。陟降多仪,耸群目兮。内治允备,阴教肃兮。

宜君宜王,绥有福兮。

()

南朝仙吏擅风流,四海论交半敝裘。粉署鸟啼花外雨,白门鸦散柳边秋。

故宫云气销长乐,近郭湖光起莫愁。马踏夜分归路晚,疏钟遥动景阳楼。

()
去鸟仍回白,残阳更借红。
伤今兵乱后,人醉不如枫。
()

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

()
万里夷王子,曾听若木鸡。
泛舟沧海外,授馆国门西。
琛币来重译,车书想旧题。
苍梧弓剑冷,云雨泣芝泥。
()

奇哉康山阳,双剑屹对起。上有横飞云,下有瀑布水。

崩腾复璀璨,佳丽更雄伟。势从三梁外,影落明湖里。

()

禅林高阁散烟霏,灌木阴阴燕子飞。酌酒共怜为别易,乘桴谁谓远游非。

白蘋洲畔心先到,绿草湖南路不违。世事浮沈何足问,愿言长自保音徽。

()

室如悬磬酒如泉,独酌悠然桂树边。重惜金茎不承露,也教离立草堂前。

()

曾到元郎吟处吟,雪蓬烟艇欠相寻。
凤鸣道国空诗句,雁到衡峰只信音。
拾橡祠边寒听雨,纫兰院里夜分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