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别云屋席间赋)

木兰花慢(别云屋席间赋)朗读

《木兰花慢(别云屋席间赋)》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刘辰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午夜的桥上清饮,花露沉重,烛光冰寒。
约定到处行歌,每天都买酒,却放下官服。
在你面前我自愿痛饮一次,但是落在红枝上的花朵无法安置。
归去时,行走在柳树阴影下,有月光相伴,酒已醒去,画角的声音仍在残留。
王官啊,很难像你一样闲适。
我闲适地看见了你的难处。记得李陌看花的情景,光阴悠悠,风雨不断。
与故人相逢又告别,送你回去,夕阳斜照着重重群山。
江上充满了忧思,离离芳草遮住了窗栏。

诗意和赏析:
《木兰花慢(别云屋席间赋)》描述了一种深情厚意的友谊和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之情。诗中的主人公在午夜桥上与友人共饮,描绘了清冷的夜晚,花露的沉重和烛光的冷寒。他们约定每天一起出游,买酒享乐,却放下了尘世的束缚。在友人面前,主人公自愿饮酒,但落在枝头的花朵却无法安置,象征着友谊的难舍之情。

诗的第二部分描写了主人公离开友人归途时的心境。他走在柳树的阴影下,有月光相伴,酒已醒去,但画角的声音仍在回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别离之感。诗中提到的李陌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他的经历象征着光阴的流逝,风雨不断。友人的相逢与离别,以及送别时夕阳斜照的重重群山,表达了主人公对友人的思念和离愁别绪。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友谊的深厚和时光的流转,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富有音乐感的韵律和对比手法,使诗句和意境更加丰富动人。整首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又抒发了对光阴流逝和离别的感慨,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刘辰翁朗读
()

猜你喜欢

中湖摇曳片帆征,风送兰浆一叶轻。紧处直飞三汲影,缓时平泻半溪声。

桥横乍落斜阳淡,浦阔重悬皓魄清。最喜王孙神锡梦,南昌千古独留名。

()

倚东风,看花雾冷,芳心付流水。去帆阴里。望暮雨朝云,无限离思。

弄珠负了韶年纪。前欢犹剩几。恁记省、半江颜色,婵娟相料理。

()

长安门角月微澜,行近天街驻马看。碧瓦澄澄青桂老,广寒应是不胜寒。

()

二纪违脊令,抚心悲如何。惟尔幼孤㷀,十亩安江沱。

不幸丧厥明,犹能保天和。今年已六十,与吾亦肩差。

()

展卷吟怀放。叹斯人、文章歌哭,古今同望。岂止才华倾八斗,应是闲愁无量。

休更似、落梅凄怅。鹤背风高仙骨冷,剩人间、尘土诗魂葬。

()

可知城市亦山林,不许尘埃半点侵。三尺游丝横路起,一潭秋水闭门深。

花能解语窥诗境,鱼自空行识道心。见说清溪旧池馆,只今乔木向千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