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呈谭龙山)

酹江月(呈谭龙山)朗读

《酹江月(呈谭龙山)》是宋代黎廷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锦袍何处,向旧江、衰草寒芦萧瑟。
瀛馆神仙挥玉尘,唤醒诗酒魂魄。
走电飞虹,惊涛触石,举目乾坤窄。
油然归去,短篷多载风月。
好在雨外云根,水边石上,鸥鹭盟重结。
见说西湖湖上路,香沁梅梢新雪。
驾白麒麟,鞭青鸾凤,次第孤山客。
吾今西啸,寄诗先与逋仙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西湖的美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逸趣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头,诗人问道:“锦袍何处?”暗示着他在追寻美好的事物。接着描述了江边的景象,衰草凋零、芦苇萧瑟,表现出蕴含凄凉之感的自然景观。

接下来,诗人提到“瀛馆神仙挥玉尘”,暗示他希望借助文人墨客的精神力量来唤醒自己的诗意和酒趣。他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以电光和虹影的形象来描绘自己的行动,描述了他惊涛触石、举目无限的豪情壮志。

然后,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说自己“油然归去”,用短篷装载着风月之情,暗示他将追寻自由自在、多姿多彩的生活。

诗中接着出现了一系列美景描写,如“雨外云根”、“水边石上”、“鸥鹭盟重结”,这些景象展示了西湖的优美景致和动人情景。特别是“香沁梅梢新雪”,以鲜明的形象描绘出了冬天的美丽景色,进一步增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以驾白麒麟、鞭青鸾凤的形象,象征着自己追求自由和逍遥的精神,表达了自己作为独立游客的决心和意愿。他将自己的诗寄给逋仙,意味着他希望与逸仙分享自己的豪情壮志和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西湖的美景为背景,通过描述自然景色、描绘豪情壮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自在、多姿多彩的生活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黎廷瑞

黎廷瑞(1250年~1308年),字祥仲,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黎廷瑞朗读
()

猜你喜欢

阆苑会仙侣,金钟低度,玉磬初敲。松阴下、仙音一派风飘。

笙箫。早人语静,幢幡绕,寿字香烧。张坤鹤,被霞裾鹤氅,宝髻云翘。

()

年来行止类浮萍,虽有留书未杀青。世事粗谙身巳老,古音方奏客谁听。

儿从死父传楹语,帝遣生徒受壁经。投笔听然成一笑,春风绿草满阶庭。

()

蚤年撄心疾,诗境无人知。幽想杂奇悟,灵香何郁伊。

忽然适康庄,吟此天日光。五岳走骄鬼,万马朝龙王。

()

惊闻远水漶山城,马足倥偬又此行。睡里生涯随梦转,夜来秋气逼人清。

当车螳臂全无用,酿蜜蜂房勉自营。纵目未堪流览处,颓垣碎瓦不胜情。

()

异种遥从塞外传,香台曾为捧金仙。檀心吐艳熏风里,钿朵含芳积翠边。

月殿桂飘难比瑞,秋篱菊绽不同妍。移来御砌增佳玩,千叶休夸太液莲。

()

潇潇鸣午夜,早起倍悠然。碧草向阶静,野花入市鲜。

疏烟寒食候,小雨暮春天。何处吟怀阔?门关面壁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