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春水

鱼游春水朗读

中文译文:《鱼游春水》

青楼临远水,
高楼上东风吹燕子。
玉钩珠箔,
锁住红装藏起翠色。
剪下胜裁的细幡,春日嬉戏。
聚集在柳树下,插满梅花,元夜痛饮酒。
闲暇时回忆旧时欢乐,偷偷弹奏新的泪水。
罗帕上的泪痕还未擦掉。
感到忧愁时,看见了那对同心的凤翅。
长安城里已经过了十天的微寒,
春衣还未试穿过。
经历过无数次飞越的候鸟,知晓多少辛酸,
却无法寄出给萧娘的一封书信。
愁断了肠,那个人又怎会知道呢。

诗意和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青楼中的情景,以及主人公内心的愁绪。诗中运用了许多细腻的描写和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于时光流转和人生离别的感慨。

诗中的青楼临近水边,楼上飞翔的燕子和装饰华丽的窗帘、屏风,形成了一个雅致而浪漫的环境。然而,诗人却在描写这个美丽的场景时,夹杂了许多愁苦和离别的情感。

诗中的“剪下胜裁的细幡,春日嬉戏”以及“聚集在柳树下,插满梅花,元夜痛饮酒”等描写显示了青楼中的欢乐和喧嚣。但是,在这个欢乐的背后,作者隐藏着自己的忧愁和孤独,令人感到一丝凄凉。

诗中的最后几句描绘了主人公的情感寄托和无奈。作者提到了长安城的微寒和未试穿的春衣,表明时间的流逝和渐渐消失的机会。同时,作者又提及了经历过无数次飞越的候鸟,却无法传达这份心情给萧娘。这些描写衬托出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无力和孤独,令人感到情感的困顿和无奈。

整个诗歌以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于时光流转和人生无常的思考和感慨。通过描绘青楼中的欢愉和热闹,以及主人公内心的忧愁和孤独,诗中展现了世间的喜怒哀乐和人生的离合悲欢。整体而言,这首诗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内心的孤独,令人感到凄凉和哀伤。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闻礼

赵闻礼(约公元1247年前后在世)字立之,一作正之,亦字粹夫,号钓月,临濮(今山东濮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淳佑中前后在世,曾官胥口监征,以诗干谒程公许于蜀中。淳佑年间游于临安,与江湖词人丁默、林表民辈唱和。赵闻礼编有《阳春白雪》八卷,著有《钓月集》,词风倾向于清丽舒徐、缠绵委婉一途。周密《浩然斋雅谈》卷下谓其《钓月集》中“大半皆楼君亮、施仲山所作”,今佚。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钓月词》一卷。...

赵闻礼朗读
()

猜你喜欢

日下扶云峰,山晚叶半赤。返照翻过鸟,暝色随归客。

径滑容侧足,线缕缘山脊。诘曲已数盘,直下犹千尺。

()

风信几番,半春过了,绛雪吹成香雾。待看草色入帘青,敞疏窗、小轩花坞。

东风慢舞。更分付、留春且住。愿年年,到花开时候,良朋如许。

()

天涯风雨怨离群,雁塞秋深倍忆君。故国梦迷芳草路,孤舟人隔大江云。

津亭渔火窗中见,秋浦潮声月下闻。莫怪登楼情不禁,关山黄叶正纷纷。

()

文史生涯拙,关河岁月劳。幽情便水竹,逸韵老蓬蒿。

独雁飞常迅,寒鸡宿愈高。一窥西华顶,天下小秋毫。

()

廿年作客向边陲,坐叹兰枯柳亦衰。传说故园荆棘长,此生能得首邱时。

()

跨上征鞍。红豆抛残,有何人、来问春寒。昨宵梦里,犹在长安。

在凤城西,垂杨畔,落花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