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次崞县

晚次崞县朗读

《晚次崞县》是清代朱彝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百战楼烦地,三春尚朔风。
雪飞寒食后,城闭夕阳中。
行役身将老,艰难岁不同。
流移嗟雁户,生计各西东。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战乱年代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战争带来的困扰和痛苦的感受。诗中以自然景物和人类活动的对比来表达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生活困境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类活动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战乱年代的反思和对生活困境的感慨。下面对每一句进行具体解析:

1. 百战楼烦地,三春尚朔风。
这句描绘了战乱中的百战楼,意味着经历了无数次战斗的地方。而"三春"则指的是春季,"尚朔风"表示寒冷的北风仍然吹拂着大地。这句意味深长,表达了作者对长期战乱的痛心和对战争带来的破坏的感叹。

2. 雪飞寒食后,城闭夕阳中。
"雪飞寒食后"指的是寒食节过后的一场雪,"城闭夕阳中"则描绘了傍晚时分城门关闭的景象。这两句以自然景物来烘托战乱年代的冷清和凄凉,表达了作者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对人们生活被迫中断的忧虑。

3. 行役身将老,艰难岁不同。
这句表达了作者对战乱时期人们艰苦生活的同情。"行役身将老"指的是因为战乱而导致人们长时间流离失所、劳累过度,使得他们过早地衰老。"艰难岁不同"表示困难的岁月没有改变。

4. 流移嗟雁户,生计各西东。
这句描绘了人们的流离失所和生活困境。"流移嗟雁户"意味着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像孤雁一样四处流浪,"生计各西东"表明人们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没有固定的居所。

整首诗词通过对战乱年代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对人们生活困境的同情。通过自然景物的对比,诗中传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类生活遭受破坏的思考。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朱彝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朱彝尊朗读
()

猜你喜欢

落日沧波绝岛滨,悲笳一动剧伤神。谁知北海吞毡日,不爱英雄爱美人。

()

诛求岂必尽吹毛,名教如何置我曹。一死许人忘母在,九重无路觉天高。

丝丝愁绪成机杼,鹿鹿心头似桔槔。未是此身沈宦海,梦魂久已怯风涛。

()

霜寒玉指吹箫歇。倚断秦楼月。扫眉才子浣花人。不道当时金粟、本前身。

迷藏曲径钩衣戏。似梦犹堪记。尽留颜色待君怜。心字香焦重埋、一丝烟。

()

乱红新碧阴如幕。夹罗初换单绡薄。曲栏沸春声。卷帘无数莺。

花丛双蛱蝶。颤向钗丛贴。和笑弄青梅。是伊亲摘来。

()

路问桃花源,遥指白马渡。晻蔼云气深,秦人从此去。

秦人去千载,白云长自护。何年灵境开,花源忽呈露。

()

烟锁虚窗展素缃,微风吹到落梅香。孤怀待月惟枯坐,馀恨添眉却晚妆。

旧事不堪重省忆,新词漫自费平章。黄粱一梦从今觉,愿息尘机礼法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