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秀才从军

送张秀才从军朗读

送张秀才从军

六驳食猛虎,耻从驽马群。
一朝长鸣去,矫若龙行云。
壮士怀远略,志存解世纷。
周粟犹不顾,齐珪安肯分。
抱剑辞高堂,将投崔冠军。
长策扫河洛,宁亲归汝坟。
当令千古后,麟阁著奇勋。

诗词中文译文:

送张秀才从军

饲养六驳食猛虎,可耻与驽马群在一起。
一旦长鸣起身离去,矫健如龙行云。
英勇壮士怀揣着远大的目标,他的志向超越了世俗的纷杂。
即使有人以周粟相比,他也不屑一顾;即使齐珪前来招纳,他也不肯分心。
怀着抱剑的决心离开宏伟的家宅,他将投奔崔冠军。
他将用卓越的智谋扫荡河洛大地,但一旦完成使命,他宁愿回到自己的坟墓。
他定将成为千古流传的英勇人物,他的功勋将被铭刻在麟阁之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送张秀才从军的场景。诗人通过比拟和抒情手法,表达了对张秀才的赞赏和祝福,展现了壮志豪情和不屑庸俗的精神风貌。

首先,诗中通过比喻的手法突出了张秀才的英勇和与众不同。以"六驳食猛虎"和"龙行云"来形容张秀才的气质,突出了其壮志豪情和高尚的品质。同时,通过"驽马群"的对比,更凸显了张秀才的与众不同和超越常人的境界。

其次,诗中表达了张秀才怀揣远大理想和志向的精神。"壮士怀远略,志存解世纷"表现了张秀才胸怀壮志和有志于解决社会纷争的远大理想。"周粟犹不顾,齐珪安肯分"更强调了张秀才对个人名利的不屑和执着于追求理想的精神。

最后,诗人祝福张秀才能够在从军中有所作为,并成就千古佳话。"长策扫河洛,宁亲归汝坟"表达了诗人对张秀才军事才能的赞美和对其归来的期盼。"当令千古后,麟阁著奇勋"则展现了诗人对张秀才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卓越功勋的赞颂。

这首诗以辞章翔实、感情真挚和意境深远见长,通过赞美和祝福的手法,塑造了张秀才的英勇形象,表达了对他的崇敬和祝福,并且展现了壮志豪情和不屑庸俗的精神风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朗读
()

猜你喜欢

平生枉薄邯郸儿,中岁乃作新安客。邓禹何曾解笑人,一身飘泊长镵白。

南归休恋故乡鱼,斜日双江秋水隔。妻孥牵衣向我啼,未免忍饥交相谪。

()

桃腮檀口坐吹笙,春水难量旧恨盈。华严瀑布高千尺,未及卿卿爱我情!

()

单衣小立,正秋雨槐花,鬓丝吹冷。镜函如水,长忆画眉人并。

残叶暗飘金井。问燕子、归期未定。伤心社日辞巢,不是隔年双影。

()

碧桃花底醉春游。横波先自秋。明朝何况送兰舟。

情多易注眸。

()

根盘红日近,枝耸碧云高。阆苑邻青李,瑶池映翠涛。

偷须防曼倩,熟拟宴仙曹。莫讶如瓜大,甘香胜玉膏。

()

深沉院落隔嚣尘,夜静高悬月一轮。芍药栏边藏祖意,葡萄架里露天真。

契机且共论诗酒,忘我何妨互主宾。闻说台山蓦直路,明朝不必问前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