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溪

第三溪朗读

《第三溪》是唐代诗人唐彦谦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描述了十二月的严寒冬天,以及一个荒凉寂静的山谷景象。

诗中描绘了太阳快要落山时的景象,霜冻浓厚、寒冷无比。林木稀疏,石头也显得干瘪贫瘠,整个山谷干燥凋敝。第三溪的云沙被寒冷所包围,仿佛是被火焚烧一般。

诗人描绘了寂静的山谷中松屋虽然依然屹立,但是无人居住,不再有昼夜鸡啼之声。诗人惋惜地提到了曾经聚集在这里的文人雅士,如今他们早已变成了土中的一部分。他们当年曾在此嬉笑怒骂,歌舞狂饮,不知不觉间已成为了过去。

诗人感慨地说,如果当初早知道人生会是如此虚幻,不如脱离尘世纷扰,躲到山田间,用春雨耕种,也许会更加安宁幸福。

这首诗词诗意深沉,抒发了诗人对光阴流逝、人生易逝的感慨和懊悔。寒冷的山谷景象是诗人内心孤单寂寞、渴望安宁的写照,也映衬出了人生短暂,充满了无奈和遗憾。

整首诗词运用了充满寒冷和荒凉的景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营造了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通过对人生的反思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诗词向读者传递了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唐彦谦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唐彦谦朗读
()

猜你喜欢

溜泻檐阶锁夕烟,竹声松响共萧然。一天雨掩闲吟阁,半夜风横罢钓船。

花委暮林香漠漠,草低寒砌色芊芊。此心不逐疏棂去,好背孤镫便学禅。

()

身世原为客,何必叹离居。脚跟不用线系,天地本吾庐。

梦觉池塘芳草,酒醒晓风杨柳。纵缆采明珠。五六十本菊,三四千卷书。

()

愁来只有秋花好,金粟新黄。翠叶秋棠。紫粉鬘花媚夕阳。

花时尽日垂帘坐,本是凄凉。花落还伤。花落人愁哭一场。

()

宫样盘云绣凤头。一帆风顺载春愁。可能相与五湖游。

准拟朝来楼山望,美人妆阁隔重楼。暮云春树见无由。

()

西风一夜报新霜,衰柳寒烟澹夕阳。愁煞青衫白司马,永丰西角泣秋光。

()

仙书不识王次仲,石室曾见蔡少霞。羁身尘网苦束缚,何从袖里藏青蛇。

麻姑遗蜕独缥缈,沧桑那复看扬沙。尘氛蕴隆日色恶,尺霖艰涩停龙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