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银灯(仙吕调)

剔银灯(仙吕调)朗读

《剔银灯(仙吕调)》是宋代文学家柳永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何事春工用意。
绣画出、万红千翠。
艳杏夭桃,垂杨芳草,各斗雨膏烟腻。
如斯佳致。
早晚是、读书天气。
渐渐园林明媚。
便好安排欢计。
论槛买花,盈车载酒,百琲千金邀妓。
何妨沈醉。
有人伴、日高春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色和气氛,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头写道:“何事春工用意。绣画出、万红千翠。”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春天景色的赞美,将春天比作一幅绣画,描绘出千姿百态的鲜花和翠绿的景色。

接着,诗人描述了春天各种美好的景物,如艳杏夭桃、垂杨芳草,以及雨水滋润的气氛。这些描写充满了生机和色彩,展现了春天的魅力。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悠闲生活的向往。他提到“早晚是、读书天气”,暗示着他喜欢在春天的早晚阅读书籍,享受宁静的时光。他渐渐感受到园林明媚的氛围,愿意安排一些欢乐的活动。

诗中还提到在园林的栏杆上买花,车上装满美酒,邀请妓女共度欢娱的情景。这是诗人表达对自由自在、放纵欢乐的追求,他借酒浇愁、沉醉其中,享受春天带来的愉悦。

最后两句“有人伴、日高春睡”,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陪伴自己,一同在春天的阳光下享受悠闲的生活,安心地沉睡。

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色和生活情趣为主题,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和表达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宁静悠闲生活的追求,给人以愉悦的感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柳永朗读
()

猜你喜欢

烟笼寒水月笼沙。泛灵槎。访仙家。一路清溪双桨破烟划。

才过小桥风景变,明月下,见梅花。

()

百感临觞那得醺,渡江帆影惜中分。黄州鼓角多情月,鄂渚人家不定云。

牧马关山方岌岌,宾鸿霜霰已纷纷。往来二老平生意,世路干戈更别君。

()

子夏看书室,临河四望开。山从雷首去,浪拂禹门回。

大道疑将废,遗经重可哀。非君真好古,谁为埽莓苔。

()

墨染烟驱,有孝标姊妹,何论沈谢。五色蛮笺螺子黛,漫向夜深誊写。

满幅银钩,几行鲛颗,愿作珊瑚架。金荃一卷,红珠掌上无价。

()

过收灯、峭寒尚在,香孕老梅猩点。冷烟里、尖风吹暝,听尽远林鱼板。

珠榨未流,琼签先动,锁印吟情健。吠仙尨、绿齿声喧,试启竹门笼烛,墨纱催剪。

()

无寐。数彻琼签,听到檐声细。月额定如丝,洒入芭蕉里。

片霎金波鱼天洗。筛帘影、一泓秋水,添了花枝更娟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