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送元素)

少年游(送元素)朗读

《少年游(送元素)》是一首宋代苏轼所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分析:

中文译文:
千古风流阮步兵。
平生游宦爱东平。
千里远来还不住。
归去。空留风韵照人清。
红粉尊前深懊恼。
休道。怎生留得许多情。
记得明年花絮乱。
须看。泛西湖是断肠声。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少年游历四方的故事,送别了名叫元素的朋友。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游历生活的感慨和对归乡的期盼。

赏析:
1. 诗人以“千古风流阮步兵”开篇,赞美了友人阮步兵的风采和才情。这句话也暗示了友人的英名将流传千古。
2.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热爱游历的心情,特别是对东平之地的钟爱。这里的“东平”可能指的是东平府,诗人曾在此地任官。
3. “千里远来还不住。归去。”表达了诗人游历千里之遥,但仍然无法停驻,同时也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
4. “空留风韵照人清”一句,描绘了诗人的风采和才情如同照亮他人的清风。这里的“空留”意味着诗人离别后只能留下回忆和影响。
5. 下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红粉尊前的痛苦和懊恼,意味着他在游历中留下了无数的情感纠葛,无法忘怀。
6. 最后两句诗,诗人提及了明年花絮乱和泛西湖的断肠声,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对游历生活的感慨和对归乡的思念。同时,通过描绘红粉尊前的深懊恼和明年花絮乱的期待,诗人展现了对于人生情感的纠结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整首诗词意境独特,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诗人风采。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秋凉乍到。便长条踠地,柔丝拂袅。雾雨霏烟,无情不绾章台道。

梦回十二红楼悄。小桥外、夕阳遍照。阅行人、一树弯腰,带六朝风调。

()

曙色天街,衣半湿,露华凉沁。何处是,双星一水,碧空遥浸。

夹道纱笼趋画省,几枝银箭传清禁。赋春城,批敕与韩翃,题宫锦。

()

深院溪流转,回廊竹径通。珊珊鸣碎玉,袅袅弄清风。

香气侵书帙,凉阴护绮栊。便娟苍秀色,偏茂岁寒中。

()

分手河桥木叶黄,白沙衰草遍横塘。月明回首人千里,碛冷惊心雁几行。

玉塞云深堆苜蓿,银蹄秋老破风霜。居庸翠涌群峰秀,定有新诗贮锦囊。

()

网师园中何所有,半亩牡丹大如斗。美人睡起绣被堆,妃子歌残小垂手。

日照赤城霞散绮,双成在前飞琼后。须臾镫上锦屏开,万点明星落窗牖。

()

秋入金篦惊发落,朝朝万缕千丝。一回揽镜一回稀。

初心灰已尽,长笛任频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