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秋思(四首选二)

都门秋思(四首选二)朗读

《都门秋思(四首选二)》是清代黄景仁所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其一:
五剧车声隐若雷,
北邙惟见冢千堆。
夕阳劝客登楼去,
山色将秋绕郭来。
寒甚更无修竹倚,
愁多思买白杨栽。
全家都在风声里,
九月衣裳未剪裁。

其二:
侧身人海叹栖迟,
浪说文章擅色丝。
倦客马卿谁买赋,
诸生何武漫称诗。
一梳霜冷慈亲发,
半甑尘凝病妇炊。
寄语绕枝乌鹊道:
天寒休傍最高枝。

诗意:
《都门秋思(四首选二)》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和时代背景的诗。诗人通过对不同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人和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局的感叹和忧虑。

赏析:
这首诗分为两部分,每部分都以不同的景象和情感展示了诗人的思考。

其一描述了都门外的景色。五剧车声如雷隐隐传来,北邙山上遍布冢墓,夕阳催促着客人登上楼阁,山色渐渐染上秋意环绕城郭。诗中提到山上的竹子已被寒冷凋谢,表达了孤寂和寒冷的感觉,而诗人愁多思买白杨栽,或许是希望通过栽植白杨来抚慰内心的忧愁。全家人都在风声中,意味着家人也被同样的寒冷所笼罩,九月的衣裳仍未裁剪,暗示了困难和拮据的生活状况。

其二描写了学子和官员的境遇。侧身于人海,感叹自己的栖居之困,浪言诗文只能擅长娱乐而无实质性的好处。倦客马卿,指的是对文学赋作失去兴趣的官员,而众多的学子却盲目地推崇何武的诗才。诗中以梳头、炊饭来描绘家中的景象,描述了生活的贫困和艰辛。最后寄语于乌鹊,暗示自己在严寒的天气中,不要过于追求高位,而要珍惜自己的现状。

整首诗运用了自然景色和人物描写,通过对寒冷和贫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愁和忧虑。同时,诗中也传达了对家人和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局的感叹。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与个人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黄景仁朗读
()

猜你喜欢

黄鹄哀鸣感稻粱,凤毛高举豹深藏。迟回自失因时旨,留滞终迷所向方。

柳下和光宁降辱,云间高论且开张。嘤声伐木诗人意,垂听和平谂报章。

()

九老须眉古,看余亦杖乡。招邀锦树里,图画碧山堂。

茶梦归书卷,松声冷石床。遥遥望千载,秋兴白云长。

()

草白云黄,壁立起,塞山青陡。谁貌取、书生骨相,健儿身手。

地拱龙兴犄角壮,时清鹭斥消烽久。仗征人,笛里叫春回,歌杨柳。

()

轻容窄袖。试并刀齐捲,春痕先漏。斲粟似、月晕般圆,爱双约腕酥,叶绣花镂。

不是山凝,也不是、悬黎琢透。是苓根千载,秋葵颜色,蛮丝穿就。

()

蝉声满叶驱残暑。悠然兴趣何人语。石乳煮来香。苑堂粗葛凉。

閒书三两卷。秪可遮双眼。扶杖到溪头。且看碧树秋。

()

异种遥从塞外传,香台曾为捧金仙。檀心吐艳熏风里,钿朵含芳积翠边。

月殿桂飘难比瑞,秋篱菊绽不同妍。移来御砌增佳玩,千叶休夸太液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