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桃源

醉桃源朗读

《醉桃源》中文译文:

大都修炼似蒸沙。
阴阳失两家。
正如飞鳌舞长蛇。
宁知饮月华。
回老貌,假群姓。
熏蒸成绛霞。
但教心地不倾斜。
巢中能养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奇而梦幻的世界——醉桃源。诗人用笔蓄势细腻,表达了对世俗喧嚣的遗憾和对纯粹的追求。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人间世事的看透,以及对内心的理想世界的向往。

诗的前两句“大都修炼似蒸沙,阴阳失两家”表明世俗的喧嚣使得人们迷失了内心的自我,无法体验到真正的自由和平静。此句中的“大都”可以理解为繁忙的城市生活,“修炼似蒸沙”则意味着人们像沙漠中烈日蒸腾的沙一样热闹忙碌。而“阴阳失两家”则表示人们对于平衡和和谐的追求遭到破坏,阴阳二元的道理无法得到应有的体现。

接下来的两句“正如飞鳌舞长蛇,宁知饮月华”采用了寓言的手法,通过描绘神话般的场景来彰显人们对纯粹之美的渴望。飞鳌和长蛇都是神话中的神奇生物,这里可以理解为追求纯粹之美的内心。而诗人在这种纯粹美景下的饮月华则把握住了人们渴望的目标,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的两句“回老貌,假群姓。熏蒸成绛霞。但教心地不倾斜。巢中能养鸦。”将人们在喧闹世界里所修得的世俗面具揭示了出来,强调了保持内心的纯正和清醒是至关重要的。而最后两句则表达了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应该保持内心的平衡与稳定。鸦是颇具智慧和机灵的鸟类,诗中的“巢中能养鸦”可以理解为内心保持平衡与稳定,才能收获智慧和自在。

《醉桃源》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安静、伊甸般的桃源世界,表达了对纯粹和理想人生的向往,同时呼吁人们要忘却外界的喧嚣,保持内心的平衡与清醒。这是一首诗意深远、以寓言手法展示哲理的佳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泽民

南宋乐安人。著有《和清真词》,时人合周邦彦、方千里词刻之,号三英集。作品有《瑞龙吟》、《琐窗寒》、《风流子 》、《渡江云》、《应天长 》、《荔枝香》、《还京乐》、《扫花游》、《玲珑四犯 》、《解连环》等。...

杨泽民朗读
()

猜你喜欢

纸光墨彩,神韵如生,当日亲写。慢展遗篇,尚有暗香未化。

重见古精神,恍疑是、瑶池摘下。洗铅华扫尽俗态,淡妆别样娴雅。

()

东亭好,疏雨逗庭梧。小酉阁前山水画,晚妆楼外辋川图。

燕子引新雏。

()

绮语无端障已深。赢得误知音。前身莫在,扫花坛上,敝帚千金。

自从织女回车路,惜别到于今。闲情慧业,一时分付,好费沉吟。

()

金釭花烬月如烟,空损秋闺一夜眠。报道妆成来送我,避卿先上木兰船。

()

新柳绿丝柔,依依拂御舟。悠扬牛背笛,款乃水边讴。

翠羽飞桑扈,娇音啭栗留。春晴天气好,欢喜奉宸游。

()

岿然秀拔峙南台,顶势穹窿若覆杯。香阁遥瞻烟锁处,宝灯闻说夜飞来。

仙岩铺锦凭谁绣,虎窟屯云为我开。欲礼真容先在望,频催前骑蹑崔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