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过涟水军赠赵晦之)

蝶恋花(过涟水军赠赵晦之)朗读

《蝶恋花(过涟水军赠赵晦之)》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自古以来,涟水一直被誉为美丽绝伦的地方。
围绕着城郭的荷花,想要与吴兴相媲美。
疲倦的旅客,尘埃何处可以洗净。
真君堂下的寒泉水清冷而纯净。
左海门前的酒市繁忙热闹。
午夜潮水涨来,孤舟在月光下起航。
倾倒酒杯相逢,豪饮一醉。
两只凫鸟飞去,人千里远离。

诗意:
这首诗词以苏轼游历涟水时的所见所感为基础,表达了他对涟水美景的赞美和对离别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涟水的自然风光,如围绕城郭的盛开荷花和清冷的寒泉水,以及市集的繁忙和夜晚的宁静。诗人自己作为一位倦客,感触到了这片美景背后的离愁别绪,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痛苦。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典型的宋词写景手法,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以及倦客的无奈和离别的情感。诗词中的涟水被描绘得美丽而宁静,通过对荷花、寒泉和酒市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倦客身份和思念之情,使诗词更具感染力和情感共鸣。

此外,诗词中的“真君堂下寒泉水”和“左海门前酤酒市”等描写手法,通过对地名的点题,增加了诗词的地域感和写实性,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游历和情感体验。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人文景观和倦客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赞美和对离别的无奈,展现了苏轼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神庙之中年,天下方全盛。其时多贤侯,精心在农政。

耿侯天才高,尤辨水土性。县北枕大江,东下沧溟劲。

()

十三塔级最初乘,老去风怀试一凭。百万虫沙销浩劫,九天鸾鹤拥高层。

蓬莱东海思员峤,松柏西山感孝陵。可有高岑诗句在,逢场作剧我犹能。

()

九子山头月,双峰顶上云。清芬同一派,孤静两无分。

画笔超流俗,诗才迥不群。我来应下拜,古佛最能文。

()

鹤煮琴焚事已赊,不堪回首数年华。愁来有句留残叶,梦去无人问落花。

鸟惜晚香窥槛镜,婢怜新病锁窗纱。柳枝剩有苏台曲,未审春风忆若耶。

()

屐痕杖影乱斜阳,相送无心出短墙。散步井床苔径滑,观棋邻圃柳阴凉。

客伤旧事裁新句,我拟愁城筑酒乡。回首柴门分路处,满城雨气正微茫。

()

屈指违颜岁再周,飞光逝水两难留。圣仪秋肃钦渊默,天语春温想喔咻。

荐食哀生松殿里,捧觞泪洒玉阶头。兢兢继述何堪道,服训常怀负荷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