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丑奴儿(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朗读

诗词:《丑奴儿(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时价。
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
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间,
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
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
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
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中文译文: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时价。
更远处的树斜阳,景色怎样才能画得出来。
在山脚下有个青旗卖酒的地方,
山的那边,有一个别样的人间。
只要在山水的光影中,无事地度过这个夏天。
午醒的时候,松窗和竹户,为人们创造了千变万化的情趣。
野鸟飞过来,又是一种悠闲自在的景象。
却奇怪白鸥,盯着人,欲下未下。
旧的盟约仍然存在着,新的来者也许不一样,有着另外的言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辛弃疾在宋代创作的《丑奴儿》。诗人以博山道中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头描述了千峰云起,骤雨短暂而珍贵的景象,暗示着自然界的壮丽和变化之美。然后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更远处的树斜阳,这样的风景如何能够被描绘出来呢?这是一种对艺术表现力的疑问,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无法言说之感。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山脚下的卖酒之地,形容这里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在山水光影中,只需过一个安逸无忧的夏天,就能够享受到这份宁静和美好。午醒之时,窗户和门户的装饰增添了无穷的情趣,野鸟飞来,给人带来了更多安逸和闲适。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白鸥的观察和联想。白鸥盯着人,欲下未下,诗人将其视为一种自由自在的象征。旧的盟约仍然存在,而新来者则可能有着不同的言语,暗示着人世间的变迁和流转。

整首诗以山水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的壮丽和变化、表达对安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由心态和人世变迁的思考,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朗读
()

猜你喜欢

一样苍生系庙廊,南风愁绝北风狂。羽书颠倒司农印,幕府纵横急就章。

奇计定无宾客献,冤氛可顾子孙殃。何年秘客搜诗史,输与山东客话长。

()

客星烂烂照天潢,许署头衔著作郎。翠墨未乾仙字蚀,云烟半榻掖门旁。

()

吴鬟越鬓,结千丝网得。恰在横街月明夕。算白歈椒响,从此停歌,香奁句、一一苔笺重襞。

镂金红象管,只画烟蛾,可有閒情点云石。花底散朝回,携坐灯前,擎纤手,鸡缸一只。

()

拨棹蓦山溪。月上瓜洲杨柳枝。金盏玉人歌解佩,一片子。

绿盖舞风轻簇水。

()

深沉院落隔嚣尘,夜静高悬月一轮。芍药栏边藏祖意,葡萄架里露天真。

契机且共论诗酒,忘我何妨互主宾。闻说台山蓦直路,明朝不必问前津。

()

寒江漠漠嘉陵路,重游古观音殿。磬口初含,檀心未吐,蓦见枝头放焰。

殷红数点。料说法僧高,曼陀花散。碧树秾葩,未须惊绝滇南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