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哉行二首

善哉行二首朗读

《善哉行二首》是魏晋时期文学家曹植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曹植在大难来临之际,通过欣赏自然景色和寻找心灵慰藉来舒缓内心焦虑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来日大难,口燥唇干。
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经历名山,芝草翩翩。
仙人王乔,奉药一丸。

自惜袖短,内手知寒。
惭无灵辄,以救赵宣。
月没参横,北斗阑干。
亲友在门,饥不及餐。

如彼翰鸟,或飞戾天。

这首诗词以对比的手法表现了曹植面对即将到来的大难时的内心纷乱和焦虑。下面是对诗词的诗意和赏析的解读:

诗词的开头描述了大难临近的情景,曹植感到口干舌燥,形容他内心的不安和焦虑。

然后,诗人转而描述当下的欢乐和快乐。他提到此刻人们的欢乐,是因为他们能够欣赏到美丽的自然景色,名山的壮丽和芝草的飘逸。这种对美的感受和享受,使人们在当下的喜悦中忘却了即将到来的危难。

接着,诗词提到了仙人王乔奉献的一颗药丸,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曹植希望能通过某种方式来解决即将到来的困境,找到一种心灵的慰藉和拯救。

然而,诗词的后半部分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不足和无奈。他自谦自己的才华有限,无法像仙人一样施以援手,救赵宣(可能指他的亲友)于危难之中。他用月亮消失、北斗失去指引的意象来暗示他对解决问题的无能为力和困惑。

最后两句以翰鸟的形象作结,翰鸟有时候会飞得很高,甚至飞向天空。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自己能够超越困境,超越现实的限制,寻找自己的出路。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的描绘,展示了曹植面对困境时的种种情绪和思考。虽然他意识到自己的无力和困惑,但也表达了对超越困境的希望和渴望。这首诗词同时展示了魏晋时期文人在动荡时局中寻求心灵慰藉和思索的心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曹植朗读
()

猜你喜欢

独立众山顶,乾坤一望收。九州皆在眠,四岳尽低头。

日月窗前涌,云霞槛外浮。何时重策杖,岩壑遍登游。

()

西溪溪水拍长天。放游船。足留连。一片芦梢飞雪满前滩。

仙侣同舟归去晚,夕阳下,起寒烟。

()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巳无家。

()

万国秋声静,三河夜色寒。星临沙树白,月下戍楼残。

击柝行初转,提戈梦未安。沈几通物表,高响入云端。

()

乾坤有旦气,得之在清晓。居家恒耽眠,行役起我早。

水烟栖汀蘋,霞光散林鸟。寸心适澄然,凝思会尘表。

()

此游好补前游罅,挥手云声浩不闻。两度山灵濡笔记,钱塘君访洞庭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