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四。魏晋。陶渊明。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参考资料:
1、刘继才.陶渊明诗文译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43-54
2、曹明纲.陶渊明鲍照谢灵运诗文选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24-28
3、唐满先.陶渊明诗文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21-26
4、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53-59
这首诗的前四句写归田园后偕同子侄、信步所之的一次漫游。
首句“久去山泽游”,是对这组诗首篇所写“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的回顾。次句“浪莽林野娱”,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作者在脱离“尘网”、重回“故渊”,飞出“樊笼”、复返“旧林”后,投身自然、得遂本性的喜悦。这句中的“浪莽”二字,义同放浪,写作者此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身心状态;逯钦立校注的《陶渊明集》释此二字为“形容林野的广大”,似误。句中的一个“娱”字,则表达了“性本爱丘山”的作者对自然的契合和爱赏。
从第三句诗,则可见作者归田园后不仅有林野之娱,而且有“携子侄辈”同游的家人之乐。从第四句“披榛步荒墟”的描写,更可见其游兴之浓,而句末的“荒墟”二字承上启下,引出了后面的所见、所问、所感。
陶诗大多即景就事,平铺直叙,在平淡中见深意、奇趣。这首诗也是一首平铺直叙之作。诗的第五到第八句“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紧承首段的末句,写“步荒墟”所见,是全诗的第二段。这四句诗与首篇中所写“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那样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画适成对照。这是生与死、今与昔的对照。既淡泊而又多情、既了悟人生而又热爱人生的作者,面对这世间的生与死、时间的今与昔问题,自有深刻的感受和无穷的悲慨。其在“丘垄间”如此流连徘徊、见“昔人居”如此依依眷念、对遗存的“井灶”和残杇的“桑竹”也如此深情地观察和描述的心情,是可以想象、耐人寻绎的。
诗的第九到第十二句是全诗的第三段。前两句写作者问;后两句写薪者答。问话“此人皆焉如”与答话“死没无复余”,用语都极其简朴。而简朴的问话中蕴含作者对当前荒寂之景的无限怅惘、对原居此地之人的无限关切;简朴的答话则如实地道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而在它的背后是一个引发古往今来无数哲人为之迷惘、思考并从各个角度寻求答案的人生问题。
诗的第十三到第十六句“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是最后一段,写作者听薪者回答后的所感。这四句诗参破、说尽了盛则有衰、生则有死这样一个无可逃避的事物规律和自然法则。诗句看似平平淡淡,而所包含的感情容量极大,所蕴藏的哲理意义极深;这正是所谓厚积而薄发,也是陶诗的难以企及之处。读陶诗,正应从中看到他内心的境界、智慧的灵光,及其对世事、人生的了悟。
有些赏析文章认为作者此行是访故友,是听到故友“死没无复余”而感到悲哀。但从整首诗看,诗中并无追叙友情、忆念旧游的语句,似不必如此推测。而且,那样解释还缩小了这首诗的内涵。王国维曾说,诗人之观物是“通古今而观之”,不“域于一人一事”(《人间词话删稿》),其“所写者,非个人之性质”,而是“人类全体之性质”(《红楼梦评论·馀论》)。这首诗所写及其意义正如王国维所说。作者从“昔人居”、耕者言所兴发的悲慨、所领悟的哲理,固已超越了一人一事,不是个人的、偶然的,而是带有普遍性、必然性的人间悲剧。
参考资料:
1、刘继才.陶渊明诗文译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43-54
2、曹明纲.陶渊明鲍照谢灵运诗文选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24-28
3、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523-532
4、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951-952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七十七 葛公石径。宋代。郭祥正。谁来蹑高步,幽径已荒凉。落叶无人扫,哀猿空断肠。
不合行。清代。钱澄之。男儿不合生慨慷,皮骨欲尽项仅强。游戏虎穴此危道,何苦锋刃相激昂!万事转轴谁能料,褒衣大冠迂可笑。昨日皂隶今乘舆,公然抗礼争容貌。狺狺肝人盗蹠雄,堂堂杀气怪生风。血肉淋漓罗几席,一言相失双睛红。昨日语难瞋目久,霜刃霍霍掣在手。从容理夺路人惊,鸡肋何心脱虎口!归来返顾气转索,七尺相看何太薄!男儿躯命有时轻,杆把隋珠浪抵鹊。
连云亭望海中诸山。宋代。楼钥。雁山本在云海中,波涛千古相撞舂。泥沙洗尽见山骨,岩壑所在皆玲珑。是谁一口吸水尽,平地卓立成奇峰。至今往往有遗迹,相传渺漭何能穷。我乘单车来自东,佳处千数一览空。晚登四十九盘顶,旷望巨海烟濛濛。群山错立不知几,朝日照耀天霞红。是閒瑰奇定多有,鲸波掩蔽深莫通。我无太真燬犀法,安得一闯冯夷宫。会闻沧海变成陆,却与雁山争长雄。
东阳吴氏昆仲并荐诣阙。宋代。强至。予昔尝推二子能,试篇每出辄嗟惊。文章即日开鹏运,兄弟同时醉鹿鸣。乐善自怜心不负,知人独喜眼偏明。来春早附登科录,甲乙应联旧姓名。
清平乐(岩桂盛开,戏呈韩叔夏司谏)。宋代。向子諲。吴头楚尾。踏破瓦鞋底。万壑千岩秋色里。不耐恼人风味。而今老我芗林。世间百不关心。独喜爱香韩寿,能来同醉花阴。
花木八咏 其四 葵花日。宋代。段克己。晓日穿花透翠帷,环儿软语诉分离。发肤之外皆君赐,妾自倾心君不知。
晚霁。宋代。陆游。雨断檐余滴,云疏日漏明。人其如积潦,天自活疲氓。溪碓舂香稻,霜丛剪绿橙。书生久愁卧,作意赋新晴。
西江月 唐宫守岁图。明代。杨慎。五柞宫中腊尽,万年枝上霜清。沈香火底坐吹笙。玄圃楼台不瞑。蕊女金钗剪烛,花奴玉导挑灯。红儿酒渴嚼春冰。忽报景阳钟应。
寄韩仲止。宋代。戴复古。何以涧泉号,取其清又清。天游一丘壑,孩视几公卿。杯举即时酒,诗留后世名。黄花秋意足,东望忆渊明。
夏日湖上口占二首 其一。明代。何巩道。尽日阴阴湖水清,爱閒惟有看山情。晚来更踏无人径,静听新蝉雨后声。
辛酉冬罢归至家自省。宋代。曾丰。彼哉言者固云云,老矣归欤敢自文。不可以风霜后叶,何伤于月雨余云。性情与物常为一,鸥鹭容吾便入群。古道从来得今笑,天相知外任纷纷。
醉月楼。明代。姚纶。清夜何须秉烛游,且邀明月共觥筹。口吞丹桂婆娑影,手掬金茎沆瀣秋。天上无梯登兔窟,人间有地筑糟丘。醒来不记更深浅,惊见东方白满楼。
眼儿媚 即事。五代。袁思古。天寒默默倚修篁。清露湿罗裳。玉颜憔悴,伶俜顾影,暗自神伤。忆君千里难同梦,永夜独彷徨。寄书和泪,了无他语,快整归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