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唐代。李贺。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这首五言律诗是吟咏竹子的,但与一般泛咏景物之作不同,根据诗意,所咏之竹当实有所指,这须待读完全诗才能明白。
诗的前四句摹写竹之形状,但写的角度却极富于变化:一、二句一俯一仰,一是下写竹子入水之态,一是上写竹笋抽空之影,这是直接写竹;三、四句写笋径露华、霜根苔色、是以露、苔衬竹,是间接写竹。但是不管是直接写还是间接写,都并非出于悬空虚拟,而是实实在在的情景和境地,是诗人置身其间的观察、摹写。他低头看见了水中的文竹,微光摇曳,斑驳可爱;抬头望见了绿色的竹影,竹影凌空而上,充溢着春天的勃勃生机。这似乎是一个清新的早晨,诗人从竹林掩映的小路走过,竹笋上还挂着亮晶晶的露珠儿,带着粉霜的竹根也快要被青青的苔藓遮盖了。多么幽雅的境地!多么可爱的翠竹!这是诗人所熟悉的土地上的竹林——故里昌谷(今属河南宜阳)的竹子。据河南宜阳县委宣传部《李贺故里调查》报告上说,“今昌谷村名虽无”,但这一带的村子大都“绿竹成园,较大之竹园即有一百多亩”(转引自钱仲联《李贺年谱会笺》),由此可以想见当地竹林盛况,李贺自己也在诗中多次提到它:“舍南有竹堪书字”(《南园》)、“竹香满凄寂,粉节涂生翠。……竹薮添堕简,石矶引钩饵。……柳缀长缥带,篁掉短笛吹。”(《昌谷诗》)而且,除了这首《竹》诗外,还有一组诗——《昌谷北园新笋四首》——专咏故里之竹,其中一首云:“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这都可以证明这首《竹》诗所吟咏的为昌谷之竹无疑,因为在这里,李贺才更可能如此从容安闲地去欣赏它。“抽空”,形容竹子劲直挺拔上长的状态,也就是《昌谷北园新笋四首》诗中所说的“更容一夜抽千尺”或“笛管新篁拔玉青”之意。“霜根”,并非竹根上真的有霜,而是指竹根上结的白色粉末,有如寒霜,即《昌谷北园新笋四首》里“腻香春粉黑离离”的“春粉”。这四句诗不但写出了竹子的劲直潇洒,也写出了环境的幽雅迷人。
诗的后四句又换了一种笔法,写竹子的功用,并寄寓感慨:“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竹子编织为席,可以承接香汗;斫裁成竹竿,可以用来钓鱼(“锦鳞”)。但这还是普普通通的用途,算不得奇特,最值得夸耀的是竹子曾被朝廷采用,制作贤冠上的横梁。《周书》载:“成王(姬诵)将加玄服,周公(姬旦)使人来零陵取文竹为冠。”《舆服志杂注》:“天子五梁进贤冠,太子、诸王三梁进贤冠。”“梁”指帽子里面硬的横衬,以竹为之。这似为此诗末二句之所本。很显然诗人是有所寄兴的。竹子那潇洒的风度、劲直的气节,竹子的被重用,这些怎能不令诗人歆羡和感慨呢?诗人怀不世之才,常有济世报国之心,但终其一生,始终是郁郁不得施展,虽曾官奉礼郎,但位不过从九品上,掌君臣版位,以奉朝会祭祀之礼,亦不过是“臣妾气态间,惟欲承箕帚”而已,终无能为。其情其志,于诗中时时可见,所以于吟物之中连类而及,也是很自然的了。
李贺之诗,虽然笼统地说,其光怪陆离、虚荒诞幻,是深得楚骚之真传,但细致说来,又有所区别,大抵长篇歌行,近于楚骚和汉魏乐府歌诗,而五言律绝,则更类似于齐梁间诗,显得明艳浓丽。此诗亦是如此,尤其是五、六句,活脱脱齐梁口吻。但李贺此诗并不止于咏物,而是将自己的情志编织于其中,因此与齐梁诗那种无聊至极的香艳软媚不同,这也该是李贺此诗的成功之处吧。
参考资料:
1、宋绪连 初旭.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李贺。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赠别韦纯显赴泰和 其四。明代。叶春及。三忠祠在上东门,古道飞沙白日昏。唯有前朝松柏树,霜枝聊可赠王孙。
美人寓意。明代。田登。玉人春望隐蒹葭,金凤簪云鬓绾霞。薄暮倚栏横翠袖,东风吹雨惜残花。
题垂虹桥寄同年叔楙秘校。宋代。郑獬。三百栏干锁画桥,行人波上踏灵鳌。插天螮蝀玉腰阔,跨海鲸鲵金背高。路险截开元气白,影寒压破大江豪。此中自与银河接,不必仙槎八月涛。
西亭早秋送徐员外。唐代。武元衡。鼎铉辞台座,麾幢领益州。曲池连月晓,横角满城秋。有美皇华使,曾同白社游。今年重相见,偏觉艳歌愁。
秦王卷衣。宋代。文同。咸阳秦王家,宫阙明晓霞。丹文映碧镂,光采相钩加。铜螭逐银猊,压屋矜蟠拿。洞户锁日月,其中光景赊。春风动珠箔,鸾额金窠斜。美人却扇坐,羞落庭下花。闲弄玉指环,轻冰扼红牙。君王顾之笑,为驻七玉车。自卷金缕衣,龙鸾蔚纷葩。持以赠所爱,结欢期无涯。
栖贤石鉴禅师过访却赠 其二。明代。杨晋。廿年风急鹡鸰原,避世何如出世尊。火宅自怜衣毳恋,冰天谁愧咽毡存。夜凉月上泉初熟,花发风和露亦温。早晚舂粮寻五岳,肯容一榻话朝昏。
故里。宋代。陆游。故里淳风比结绳,归耕况遇岁丰登。已侵钟漏行安往?略有园庐退可凭。万事宁容媿天地,一心常若蹈渊冰。区区僻见君无怪,人固终身有不能。
滁阳孙氏山中五咏 其二 流觞渠。明代。薛蕙。流觞泛激水,手揽跳波湿。恰怪杯行迟,风吹忽相及。
忆江南十九首 其十。清代。奕绘。瓶花使,憨婢与清僮。老道村氓无不可,痴婆俗子太愁侬。最妙主人公。
题竹送李绍检讨。明代。杨士奇。安成李克述,三岁在词林。言色温如玉,操持坚断金。君恩紫诰重,亲舍白云深。万里归荣日,聊贻淇澳吟。
次邃庵先生待隐园诗韵。明代。蒋冕。古槐阴下坐移时,天外凉生一叶知。谁遣林塘有丝竹,残蝉刚抱最高枝。
送人游边。唐代。郑谷。春亦怯边游,此行风正秋。别离逢雨夜,道路向云州。碛树藏城近,沙河漾日流。将军方破虏,莫惜献良筹。
咏诸色牡丹同黄少保诸公赋。明代。陈琏。天下名花是牡丹,几株齐放近瑶坛。檀心香染锦绣段,金缕杯承码碯盘。粉面临风浑欲语,霓裳带露不胜寒。同游此日俱勋贵,共倚雕阑得细看。
菩萨蛮 寄都下友人。元代。许有壬。凭高日望金台路。黄沙尽处空烟树。岁晚足萧疏。雁声无夜无。簿书临俗态。人道儒酸在。何以慰相思。半年无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