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引·陇头梅半吐

东坡引·陇头梅半吐朗读

赏析

  袁去华善写眷恋怀人之词,抒写别离相思,情意深厚。这首词是代思妇立言,以思念归人的情思寄托他的志向和感情。

  词的上阕以景起,以情结。首句写景兼点时令,而于景物中独取高洁狷介的梅花。但“陇头梅半吐”,山丘之端的寒梅含苞未吐,开首就显出景象萧索,意兴阑珊,点明在开春之前。次句直叙在江南岁末,本来年终岁末是羁旅者的归期,也是思妇情思最深、盼归心切的日子。《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归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但此词三四句极写思妇的忧虑,一连用了两个愁字:“闲窗尽日将愁度,黄昏愁更苦。”整日在窗前户旁,明知无望也空自怅望,在柔肠百结中伴和着绵绵愁思度日。到了黄昏,这岁暮、日暮,家家盼得归人之时,极写无望中的失望,把思妇的愁思推向顶端,使人看到一个在铭心刻骨的相思中悲伤失望已极、如坐愁城的少妇形象。

  词的下阕以情起,以景结,一开始就点明了忧愁的缘由是没有接到丈夫报归的家书:“归期望断,双鱼尺素。”古代书札相遗,以绢素叠成双鱼之形,古诗中有“尺素如霜雪,叠成双鲤鱼”之句。“念嘶骑、今到何处?”这里用借代的手法以“嘶叫的坐骑”指代骑在马背上的丈夫。作者写了思妇失望无奈的黯淡心绪后,又从情语转到景语:“残灯背壁三更鼓,斜风吹细雨。”灯油将尽,灯光惨淡,长夜不寐,思妇仍无丝毫睡意,只听得墙背后传来三更鼓声。细雨被风吹着斜打着墙壁,淅淅沥沥,连绵不断,正象思妇的愁绪一样,这又反衬出思妇怅伤已极的孤寂心境。

  整首词以景起,以景结,前后相照应,如刘熙载所说,在袁去华的笔下,“词或前景后情,或前情后景,或情景齐到,相间相融,各有其妙”(《艺概·词曲概》)。这首词的语言生动流畅,妙笔如环,作者抒写思妇的衷曲从心灵深处自然流露出来,婉转曲折,真切感人。

  袁去华生活在南宋初期,素来有志恢复,“记当年,携长剑,觅封侯”(《水调歌头》)。但他一生只在湖南善化、醴县、石首等地担任过地方官,而且为了同情百姓的苦难,反对郡守征赋而遭到谪降和“纷纷毁誉”。寄概国事于香草美人是诗词的传统手法,作者在此词抒写的满腔忧愁和失望,不是狭隘的个人感情,而是与南宋朝廷衰颓不振的局面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权奸当道,报国无路,恢复壮志难以伸展,忧虑失望已极的情感寄寓,使这首词的意境显得更加深厚沉郁,耐人寻思。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袁去华

袁去华,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存词90余首。...

袁去华朗读
()

猜你喜欢

行路难,行路难。行路弗难,人心之险如蜀山。蜀山之险,险犹可测,人心之险,乌知其极?

()

天涯等是下场人,已分荒寒寄此身。君病疏狂我疏懒,一般沦落在风尘。

()

画桥阴。倚阑干唤酒,凉月晒斜簪。瘦鹤窥诗,老鱼听曲,花底残照初沈。

话前度、梅边影事,有小小、枝头并栖禽。醉后乌丝,别时红帕,幽恨催临。

()
蜡换梅姿,天然香韵初非俗。
蝶驰蜂逐。
蜜在花梢熟。
岩壑深藏,几载甘幽独。
()

拥炉人倦,向煮雪声中,坐愁愁坐。巡檐数朵。为丁宁玉笛,莫教吹破。

酷爱高寒,纸帐一番清课。肯闲过。不律隃糜,那禁慵堕。

()
春暖未若热,秋凉未甚寒。
小车随意出,所到即成欢。
()

城南结隐构池亭,山色遥分郭外青。才子逼真天语重,文章巧夺化工灵。

陶情诗酒来今雨,啸傲林泉聚客星。我亦烟霞游寄者,输君高枕狎鸥汀。

()

郢人岂易得,卤莽宋元君。肘木今抽墓,鼻蝇谁受斤。

与侬元契阔,于器亦莸薰。何事闻朝讣,踟蹰到夕曛。

()

闭户凝神四十年,青鸾赤玺策云轩。
琼棺数月金躯冷,满室天香酹一樽。

()
天上书先梦里传,到施仁政减春寒。
尚虚鰲岭神仙任,暂作龙门父母官。
愁闷岂惟增假寐,笑谈直恐绝真欢。
不缘潦倒长相逐,免得离情有万端。
()

风流翰墨傅千古,议论文章自一家。
静爱云林披白苧,懒赵闺阖草黄麻。
江山故国闲停櫂,风雨僧窗自沦茶。

()
根下尘泥一点无,性便泉石爱清孤。
当时不惹湘江恨,叶叶如何有泪珠。
()
风摆莲衣干,月背鸟巢寒。
文鱼翻乱叶,翠羽上危栏。
()

晴云如困柳如痴,丹杏开残碧草齐。一派望瀛台下水,煖风迟日浴凫鹥。

()

季子聊为戏,陈王欲聘才。花冠已冲力,芥爪复惊媒。

斗凤羞衣锦,双鸾耻镜台。陈仓若有信,为觅宝鸡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