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朗读

译文


现在正是燕子即将归来的时节,昨夜阁楼上吹起了阵阵西风。只希望我们能够有短暂相聚的机会,在那菊花丛中举杯共饮。歌声悠扬,面容娇艳。
夕阳穿过幕帘,点点凉意慢慢侵入梧桐。有多少情话说不尽,只能写在给你的词曲中。这份情意千万重。

注释


破阵子: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
金尊:酒杯。
斜日:夕阳。
更:正。
蛮笺:谓蜀笺,唐时指四川地区所造彩色花纸。

参考资料:

1、主编 王洪 .唐宋词百科大辞典 :学苑出版 ,1993 年1月 :1257 .

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创作背景

  一般认为《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这首词是宋仁宗晏殊家道落寞时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看到歌女的酸楚,联想到自己的落魄,由此创作这首词作表达内心的痛苦。  

参考资料:

1、贺新辉 .宋词鉴赏辞典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87年9月 .

赏析

  这是一首一首感怀词作。全词描写虽然是寻常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郁郁悲凉、惜别、思念之作。季节本无形,词中用燕子这一意象代替写出来,具体生动,画面感徒增。蕴含了诗人忧伤情怀。

  “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这里点明了时节。从“燕子欲归”和“昨夜西风”这两句来看,当是晚春至秋初的这段时节。这句,其实存在着一个人物特写。一个女子站在高楼之上,望着远方的姿态写满了思念。虽然晏殊从词语上没有写到这个女子,但从“燕子”、“高楼”这两句,勾画出一个女子婀娜多姿的身姿。 “高楼昨夜西风”句。虽然也可以说是一种实景的描写,但其实是一种心境的勾画。

  “燕子欲归”,其实指燕子欲归,人未归,这其实是女子内心的愿望和最真最深的疼。“高楼”这句。晏殊词中的这“高楼昨夜西风”是对爱的无力企及和内心无法亲近的绝望与悲痛。

  “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求”字,写活了内心的期待和渴望。写出了女子内心一往情深的坚持和等待。

  “歌长粉面红”这是对这个女子歌声和面容的描写。“歌长”,是这个女子不忍分别的一种描写。女子的深情,在这两个字上表现的一览无遗。 “粉面红”三个字,写出了女子的美丽。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点明了时间。“斜日”指“斜阳”。两个人不忍分别。“斜日更穿帘幕”句中的穿”字用得很让人觉得伤心。用一个动词来描写心灵之中的疼,更是鲜活而生动。这“斜日”穿透的不是“帘幕”。而是女子不舍的心。微凉渐入梧桐。又见到了梧桐。这是思念、闺怨、孤独、寂寞、凄凉、悼亡的隐喻。这是一个触手冰冷的词语。梧桐,也是一颗绝望、凄凉、无助而思念的心灵。

  “多少襟情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心灭了。情却仍然还在燃烧。“此情千万重”句,是女子对即将离开的人的交代。

  全词描绘了一幅郁郁悲凉、惜别、思念的场景,蕴含了诗人忧伤的情怀。

参考资料:

1、主编 王洪.唐宋词百科大辞典:学苑出版,1993 年1月:1257

2、梅边吹笛著.今生最爱晏殊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04:第58页

3、郑福田.唐宋词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3月:176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晏殊朗读
()

猜你喜欢

九十韶光,清明过了,一年春色将尽。雨洒芳田,烟霏深院,偏是轻阴惹困。

燕子来时候,已辜负、几番花信。海棠零落闲庭,风飘万点成阵。

()

黄阁仍开卷。只敷陈、平生四字,昙聃尽遣。江左风流归冀北,霖雨九垓春泫。

看赐瓮、十围金茧。国士无双亲下拜,问感恩、知己谁深浅。

()

九子山头月,双峰顶上云。清芬同一派,孤静两无分。

画笔超流俗,诗才迥不群。我来应下拜,古佛最能文。

()

相看无语倍魂销,踠地轻翻斗舞腰。又送行人新作郡,空怜板渚旧垂条。

晓风残月笼征袖,翠色晴烟绾画桥。莫唱骊歌频折赠,年年风雨最无聊。

()

伤心触目柳初眠,流涕攀条倍自怜。人已何堪空寄恨,树犹如此忆当年。

新枝玉笛歌边调,旧种金城长暮烟。相对无端思往事,关情最是艳阳天。

()

君不见乐天敝袍春晚天,摩挲病脚日阳前。又不见秦系五字偏师劲,往往裸足常终年。

自古诗人多此疾,君今同病应相怜。犹不废我啸歌乐,尚能彳亍林泉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