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秋声。宋代。蒋捷。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参考资料:
1、马东瑶编著.古典诗词鉴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12:第304页
2、杨国孚等编著.韵译历代经典诗词歌赋曲: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1.12:第335页
在深秋时节,词人凭窗聆听着连绵不断的秋声声,不禁引起心中阵阵凄凉,于是写下这首词。
参考资料:
1、上疆村民编选;崇贤书院释译.图解宋词三百首:黄山书社,2016.03:第305-306页
在词中,词人写了一个秋夜中的种种秋声。笔锋非凡,意味亦显独特。词人以“豆雨声”起,以“雁声”收,写了秋夜中听到的十种秋声。但声声总离不了凄凉意,使一个正在发愁的人谛听这些声音,使作为声音的客体,严重地被染上“愁人”的主体印记,因而从笳声、雁声、蛩声、铃声中听到的,都是词人的苦闷心声。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三句领起全词。点明这是菊花盛开、红叶掩映的深秋时节。凭窗谤听着连绵不断的秋声引起心中阵阵凄凉。“凄凉”是把词中各种声音串联起来的线索。
“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豆花雨”,指阴历八月豆子开花时的雨,这里点出秋雨声杂风声率先而来。风雨凄凉,长夜难眠。风声中又传来了稀疏的更点声。这更声来自城门上的更鼓楼。“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不锁”,流露了主人公怪罪的意味,因为他是不想听到的。古代把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分为五点。这里直写“二十五点”,意在表明主人公尤感秋夜的漫漫难捱。风不仅送来了更声,又摇响了檐底的风铃。“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揭示了主人公听到铃声引起的心理活动,他最初以为这是老友身上玉佩的声。但老友都在远方不可能来,那么这会是谁呢?突然明白原来是风铃的声音。作者这里用笔极为巧妙,看似是误听,实则借写对老友思念之情。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把笔触从深夜转向黎明。月亮沉落,号角声起。军营中人马骚动。蒋捷生活于宋末元初,进士及第不久,南宋被灭。他隐居太湖竹山,一直不肯出来作官。这声音表明,元朝统治了全国,而且军旅遍布这些声音,对于不肯和元统治者合作的词人来说,岂不是比之秋风秋雨的声音更加刺耳惊心吗?
“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灯光闪烁之处,又传来了邻舍在砧石上擣练之声。邻家主妇一夜未眠赶制寒衣,天明未睡。这也不能使词人宽慰。
“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四千里梦”岳飞这句词和词人心境相同,皆因满腹心事起。把蛩的叫声称为“诉愁”,借把自己的愁怀转嫁给蛩鸣罢了。“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似乎是蟋蟀把愁苦又分给了横空的过雁。巧妙地又点出大雁叫声的凄凉和它带给主人公的愁意,大雁给人的愁绪往往同引起人对远人的怀念分不开。收尾以雁声,反映了词人独特的构思。
参考资料:
1、林力 肖剑主编.宋词鉴赏大典 (上、中、下卷):长征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944页
蒋捷(约1245~1305后),字胜欲,号竹山,南宋词人, 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大族,南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彊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蒋捷。蒋捷(约1245~1305后),字胜欲,号竹山,南宋词人, 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大族,南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彊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醉乡。宋代。陆游。醉乡卜筑亦佳哉,但苦无情白发催。痴欲煎胶黏日月,狂思入海访蓬莱。辞巢归燕先秋去,泣露幽花近社开。莫惜倾家供作乐,古人白骨有苍苔。
东庄图。明代。唐寅。落叶风中稻满场,平畴相对瀼东庄。膏腴望望应千顷,黄地黄金下夕阳。
书韩干二马。宋代。苏轼。赤髯碧眼老鲜卑,回策如萦独善骑。赭白紫骝俱绝世,马中岳湛有妍姿。
梅花。宋代。王令。风吹冬暖变春暖,江梅艳艳横新枝。经年不逢间何久,忽此相遇如有期。初开珊珊尚寂寞,仙人缀佩悬瑶玑。从日重来不可辨,漫漫月树留寒辉。清香芬敷去何远,可惜不使蝶得知。游人争至无弱夜,对之但笑果喜谁。不知春工用何术,抟造万物皆可为。得非各使出所巧,约与斗竞合一时。不然裁剪未易给,鞭役众鬼宁不噫。终年成功财几日,旋亦堕坏良可悲。传闻昔时大烹享,九牛合鼎羊豕随。一取所实荐滋味,神啜不吐人食宜。安知後世无所用,儿嚼不美还弃之。古今万事皆若此,为尔绕树成嗟咨。
送麻城朱正赴唐县典史。明代。程敏政。晓看除目下天曹,莲幕如君未二毛。民俗共誇唐邑好,故山遥望楚云高。相逢喜说堪舆事,此去方酬案牍劳。领牒之官应不滞,南风吹雨送轻舠。
春暮即事。明代。区大相。春光今日暮,春恨此时长。泉响过仙院,苔文蚀画墙。庭馀一鸟啭,林剩几花香。紫燕忙何事,衔泥向玉堂。
减兰 其二 题《梦云楼词》。清代。赵我佩。酒边弹剑。青粉旗亭红粉店。檀板新腔,十五盈盈唱谢娘。梦云千叠。纸帐罗浮飞倦蝶。玉照词人,淡到梅花韵绝尘。
道中吟 其二。清代。缪公恩。雪光艳艳起寒烟,月落星疏欲曙天。山影遥开云五色,凤城应在日轮边。
寄径山书记悟上人。宋代。蒲寿宬。人间传妙语,尘外更深藏。寝食因吟废,形骸欲坐忘。瘦林秋见鹤,断磬夜闻螀。出定生幽思,窗虚月在廊。
送李季宣比上 其二。明代。袁宏道。策蹇迎霜去,冲风逆雁行。梦中呼小玉,瓮底拜荆卿。驿路听塘报,寒冬怯水程。预知廷对策,多半是谈兵。
酬陈鸣野移尊见枉东林园亭。明代。顾可文。有客自于越,故乡烟水深。披图访海岳,载酒造园林。鸾啸发清籁,虬髯听朗吟。极知嵇叔夜,颇惬吕安心。
岁莫二首。宋代。苏辙。岭南万里归来客,颍上六年多病身。未死谁言犹有命,长闲岂复更尤人。眼看世事知难了,手注遗编近一新。点检平生无几恨,浊醪初熟正逢春。
庆陆仁重举男四首。元代。方回。相门佳气夜葱葱,早已凭熊更梦熊。二十此郎作文赋,乃翁仍是黑头公。
出入二岭行。宋代。舒岳祥。出童公,入童公,一岭二水分西东。前山万竹入新路,新路苍海通方蓬。入黄甘,出黄甘,一山二水分北南。北南百谷会江海,镇亭下注南山潭。问君何事经二岭,辟寇辟兵探绝境。青山两路双阙开,桑枯人烟在深井。迢如这横过澄溪头,水风激激流人影。篮舆落日黄泥坂,短策东风日将晚。深竹人家少邻并,麦苗翠被铺平田。忍饥犹自念民饥,饼饵风来一饱宽。况今圣算穷幽遐,检括丁口究阡陌。或说与更戍起南氓,或议关防驱北客。中原陇土少人耕,何惜就宽因去窄。自古先王订版图,兵农合一如常式。呜呼先王为民定军例,后王为军定民籍。呜呼老儒临风三叹息,为国何如惜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