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秋声

声声慢·秋声朗读

译文


菊花黄黄的开放在那深深的小巷,枫叶红红的映照着低矮的门窗,凄凉一片都是那秋天的声音。豆子开花的时候却来了下雨的声音,那中间还夹带着风声。稀稀疏疏一夜二十五点也就到了五更,高高的谯楼大门,却锁不住那些声音。老朋友离我那么远,请问是哪一个摇晃着玉佩发出了声音,原来是那屋檐底下的风铃声?
系着彩绸的号角发出的声音一直吹到月亮落下了却还在那里慢腾腾,渐渐地那军营里的人马才接连不断地骚动起来了,可是四周却又扬起了胡笳的声音。邻居的灯光闪烁着,灯前还有那女人为军人在石砧上捣衣的声音。谁知她一边捣衣一边咕咕叨叨地诉说着愁苦一直诉说到天明,碎碎琐琐咕咕哝哝的,就像那数不清的秋蝉哀鸣。她诉说得没完没了,还把一半分给那天空的大雁,让大雁代替她的怨声。


注释


声声慢:词牌名。据传蒋捷作此慢词俱用“声”字入韵,故称此名。亦称胜胜慢、凤示凰、寒松叹、人在楼上,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双调,九十七字。前后阕各五仄韵。
豆雨:即豆花雨。
二十五点:指更点。古代用铜壶滴漏计时,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分为五点,所以叫更点。
丽谯门:魏武帝曹操曾筑楼名“丽谯”。谯门:指城上能望远的楼。
彩角:即画角。
笳声:胡笳的声音,其声悲凉。
砧声:砧杆声,即捣衣的声音。砧:捶物时,垫在底下的器具。

参考资料:

1、马东瑶编著.古典诗词鉴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12:第304页

2、杨国孚等编著.韵译历代经典诗词歌赋曲: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1.12:第335页

声声慢·秋声创作背景

  在深秋时节,词人凭窗聆听着连绵不断的秋声声,不禁引起心中阵阵凄凉,于是写下这首词。   

参考资料:

1、上疆村民编选;崇贤书院释译.图解宋词三百首:黄山书社,2016.03:第305-306页

赏析

  在词中,词人写了一个秋夜中的种种秋声。笔锋非凡,意味亦显独特。词人以“豆雨声”起,以“雁声”收,写了秋夜中听到的十种秋声。但声声总离不了凄凉意,使一个正在发愁的人谛听这些声音,使作为声音的客体,严重地被染上“愁人”的主体印记,因而从笳声、雁声、蛩声、铃声中听到的,都是词人的苦闷心声。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三句领起全词。点明这是菊花盛开、红叶掩映的深秋时节。凭窗谤听着连绵不断的秋声引起心中阵阵凄凉。“凄凉”是把词中各种声音串联起来的线索。

  “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豆花雨”,指阴历八月豆子开花时的雨,这里点出秋雨声杂风声率先而来。风雨凄凉,长夜难眠。风声中又传来了稀疏的更点声。这更声来自城门上的更鼓楼。“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不锁”,流露了主人公怪罪的意味,因为他是不想听到的。古代把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分为五点。这里直写“二十五点”,意在表明主人公尤感秋夜的漫漫难捱。风不仅送来了更声,又摇响了檐底的风铃。“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揭示了主人公听到铃声引起的心理活动,他最初以为这是老友身上玉佩的声。但老友都在远方不可能来,那么这会是谁呢?突然明白原来是风铃的声音。作者这里用笔极为巧妙,看似是误听,实则借写对老友思念之情。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把笔触从深夜转向黎明。月亮沉落,号角声起。军营中人马骚动。蒋捷生活于宋末元初,进士及第不久,南宋被灭。他隐居太湖竹山,一直不肯出来作官。这声音表明,元朝统治了全国,而且军旅遍布这些声音,对于不肯和元统治者合作的词人来说,岂不是比之秋风秋雨的声音更加刺耳惊心吗?

  “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灯光闪烁之处,又传来了邻舍在砧石上擣练之声。邻家主妇一夜未眠赶制寒衣,天明未睡。这也不能使词人宽慰。

  “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四千里梦”岳飞这句词和词人心境相同,皆因满腹心事起。把蛩的叫声称为“诉愁”,借把自己的愁怀转嫁给蛩鸣罢了。“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似乎是蟋蟀把愁苦又分给了横空的过雁。巧妙地又点出大雁叫声的凄凉和它带给主人公的愁意,大雁给人的愁绪往往同引起人对远人的怀念分不开。收尾以雁声,反映了词人独特的构思。

参考资料:

1、林力 肖剑主编.宋词鉴赏大典 (上、中、下卷):长征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944页

蒋捷

蒋捷(约1245~1305后),字胜欲,号竹山,南宋词人, 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大族,南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彊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蒋捷朗读
()

猜你喜欢

醉乡卜筑亦佳哉,但苦无情白发催。
痴欲煎胶黏日月,狂思入海访蓬莱。
辞巢归燕先秋去,泣露幽花近社开。
莫惜倾家供作乐,古人白骨有苍苔。
()

落叶风中稻满场,平畴相对瀼东庄。
膏腴望望应千顷,黄地黄金下夕阳。

()
赤髯碧眼老鲜卑,回策如萦独善骑。
赭白紫骝俱绝世,马中岳湛有妍姿。
()

风吹冬暖变春暖,江梅艳艳横新枝。
经年不逢间何久,忽此相遇如有期。
初开珊珊尚寂寞,仙人缀佩悬瑶玑。

()

晓看除目下天曹,莲幕如君未二毛。民俗共誇唐邑好,故山遥望楚云高。

相逢喜说堪舆事,此去方酬案牍劳。领牒之官应不滞,南风吹雨送轻舠。

()

春光今日暮,春恨此时长。泉响过仙院,苔文蚀画墙。

庭馀一鸟啭,林剩几花香。紫燕忙何事,衔泥向玉堂。

()

酒边弹剑。青粉旗亭红粉店。檀板新腔,十五盈盈唱谢娘。

梦云千叠。纸帐罗浮飞倦蝶。玉照词人,淡到梅花韵绝尘。

()

()

雪光艳艳起寒烟,月落星疏欲曙天。山影遥开云五色,凤城应在日轮边。

()
人间传妙语,尘外更深藏。
寝食因吟废,形骸欲坐忘。
瘦林秋见鹤,断磬夜闻螀。
出定生幽思,窗虚月在廊。
()

策蹇迎霜去,冲风逆雁行。梦中呼小玉,瓮底拜荆卿。

驿路听塘报,寒冬怯水程。预知廷对策,多半是谈兵。

()

有客自于越,故乡烟水深。披图访海岳,载酒造园林。

鸾啸发清籁,虬髯听朗吟。极知嵇叔夜,颇惬吕安心。

()
岭南万里归来客,颍上六年多病身。
未死谁言犹有命,长闲岂复更尤人。
眼看世事知难了,手注遗编近一新。
点检平生无几恨,浊醪初熟正逢春。
()
相门佳气夜葱葱,早已凭熊更梦熊。
二十此郎作文赋,乃翁仍是黑头公。
()
出童公,入童公,一岭二水分西东。
前山万竹入新路,新路苍海通方蓬。
入黄甘,出黄甘,一山二水分北南。
北南百谷会江海,镇亭下注南山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