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堂君独还

出自唐代姚鹄的《送石贯归湖州》,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āo táng jūn dú hái,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
同志幸同年,高堂君独还
齐荣恩未报,共隐事应闲。
访寺临湖岸,开楼见海山。
洛中推二陆,莫久恋乡关。
()
应闲

《送石贯归湖州》是唐代诗人姚鹄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绘了诗人与同年的朋友石贯分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石贯的不舍之情和对归乡的期望。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同志幸同年,
高堂君独还。
齐荣恩未报,
共隐事应闲。
访寺临湖岸,
开楼见海山。
洛中推二陆,
莫久恋乡关。

诗词的诗意是诗人与石贯是同年,都是高官显贵的血脉,然而石贯要独自返回湖州,诗人感到十分不舍。虽然两人曾有共同的荣誉,但诗人还未能为石贯的贡献报答。他们现在都领受了国家的恩赐,应该把隐藏的事情放下,轻松自在地过生活。诗人去寺庙拜访,站在湖边的楼上,看到了壮丽的海山景色。他以二陆为名,推崇了当时的两位杰出诗人陆机和陆龟蒙。诗人告诉石贯不要再留恋乡关,应该积极面对未来,回归湖州。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诗句和含蓄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惜和惋惜,以及对归乡生活和未来前景的期望。诗人通过描述景物和联想到历史名人的方式,增加了诗词的深度和情感的表达。整首诗词在流畅的诗句中融入了对友情和人生的思考,使读者也会被感染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姚鹄

姚鹄,字居云。蜀中(四川中部)人。诗人。姚鹄(hú)早年时期隐居蜀中,经常出入当时好士公卿之席幕。于会昌三年(843)经宰相李德裕的推荐,进士及第。咸通十一年(870),姚鹄累官至江南东道台州刺史。姚鹄工诗善文,元代人辛文房谓姚鹄“吏材文价,俱不甚超。”《唐才子传》,然而故震亨却称赞其诗为“清泼而不可多得”《唐音癸签》。姚鹄留诗词共三十七首。...

姚鹄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