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取路傍情

出自唐代李玖的《喷玉泉冥会诗八首·白衣叟途中吟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uàn qǔ lù bàng qíng,诗句平仄:仄仄仄仄平。
春草萋萋春水绿,野棠开尽飘香玉。
绣岭宫前鹤发人,犹唱开元太平曲。
厌世逃名者,谁能答姓名。
曾闻王乐否,眷取路傍情
()
春草,萋萋,春水,野棠,飘香,鹤发,厌世,名者,姓名

喷玉泉冥会诗八首·白衣叟途中吟二首

春草萋萋春水绿,野棠开尽飘香玉。
绣岭宫前鹤发人,犹唱开元太平曲。
厌世逃名者,谁能答姓名。
曾闻王乐否,眷取路傍情。

译文:
春天的草地绿意盎然,春水飞流也呈现翠绿。
野棠花开尽,花香飘散如玉。
在绣岭宫前,有一个鹤发白衣的老人,
依然在唱着开元太平曲。
那些厌倦尘世逃避名利的人,
又有谁能给予他们答案?
曾经听到过王乐的消息,那些怀有眷恋的人,
沿途追寻着他们的情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喷玉泉冥会诗八首》系列中的第二首,也是其中一首写给“白衣叟”的。全诗以春天的景物为背景,通过描述春草和春水的美丽,以及野棠花的盛开与花香飘逸,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好。

诗中的“绣岭宫前鹤发人”指的是一个长寿的老人,他鹤发苍苍,依然有着高显的精神状态,唱着开元太平曲。这里的“开元太平曲”是指唐朝初年(开元年间)的和平景象,可以理解为老人对过去和平繁荣时代的怀念。

接下来的两句“厌世逃名者,谁能答姓名。曾闻王乐否,眷取路傍情”表达了对追求名利而厌倦了世俗的人的无奈和困惑。这些人渴望得到答案,想知道是否曾经听到过歌手王乐,执着于追逐那些存在于路边的情感。

整首诗写景清新,意境清雅,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对名利的矛盾心理和对情感的追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