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床独卧明月

出自宋代朱敦儒的《念奴娇》,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xiǎo chuáng dú wò míng yuè,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晚凉可爱,是黄昏人静,风生萍叶。
谁做秋声穿细柳,初听寒蝉凄切。
旋采芙蓉,重熏沈水,暗里香交彻。
拂开冰簟,小床独卧明月
老来应免多情,还因风景好,愁肠重结。
可惜良宵人不见,角枕兰衾虚设。
宛转无眠,起来闲步,露草时明灭。
银河西去,画楼残角呜咽。
()

《念奴娇》是宋代文学家朱敦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念奴娇
朝代:宋代
作者:朱敦儒

晚凉可爱,是黄昏人静,风生萍叶。
谁做秋声穿细柳,初听寒蝉凄切。
旋采芙蓉,重熏沈水,暗里香交彻。
拂开冰簟,小床独卧明月。
老来应免多情,还因风景好,愁肠重结。
可惜良宵人不见,角枕兰衾虚设。
宛转无眠,起来闲步,露草时明灭。
银河西去,画楼残角呜咽。

中文译文:
夜晚的凉意宜人,黄昏时人们静谧,风儿吹拂着浮萍和落叶。
是谁让秋天的声音穿越细柳,初次听到寒蝉的悲凉。
采摘芙蓉花,重重熏染着沈水,暗中香气交融入彻底。
轻拂冰冷的席褥,独自躺在小床上,明亮的月光照耀着。
年老后应该避免多情,却因为风景如画,愁肠更加缠绕。
可惜美好的夜晚无人相伴,枕边的兰花被虚设。
时而转身无眠,起身闲步,露水中的草时隐时现。
银河向西流去,画楼的残角发出哀怨之音。

诗意和赏析:
《念奴娇》描绘了一个黄昏的情景,以及诗人对于逝去的美好时光的忧伤和无奈。诗人描述了黄昏时分的宁静和凉意,风拂过水面上漂浮的萍叶,秋声穿过细柳,寒蝉的鸣叫令人感到凄凉。诗中还描绘了夜晚的美景,如采摘芙蓉花、冰簟上明亮的月光等。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年老后孤独和多情的忧虑,虽然周围的风景如此美好,但愁肠更加缠绕。诗人感叹美好的夜晚无人相伴,兰花只是虚设在枕边,自己时而辗转难眠,时而起身散步,眼中的露水显现与消失。最后,诗人以银河西去和画楼残角呜咽的描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消逝,增加了诗词的哀怨之情。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悲凉的情感展示了朱敦儒独特的诗境和情感表达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时光流逝和生命有限的感叹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朱敦儒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