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同旦过宾

出自宋代家铉翁的《水调歌头(题旅舍壁)》,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réng tóng dàn guò bī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瀛台居北界,觌面是重城。
老龙蹲踞不动,潭影净无尘。
此地高阳胜处,天付仙翁为主,那肯借闲人。
暂挂西堂锡,仍同旦过宾
六年里,五迁舍,得此邻。
儒馆豆笾于粲,弦诵有遗音。
甚喜黄冠为侣,更得青衿来伴,应不叹飘零。
夜宿东华榻,朝餐泮水芹。
()
觌面,重城,老龙,蹲踞,不动,为主,闲人

这首诗词是宋代家铉翁创作的《水调歌头(题旅舍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瀛台居北界,觌面是重城。
在瀛台的北界,眼前是一座雄伟的城池。

老龙蹲踞不动,潭影净无尘。
老龙静静地蹲守着,潭水的倒影清澈无尘。

此地高阳胜处,天付仙翁为主,那肯借闲人。
这里是高阳的胜地,天命仙翁为主宰,不会轻易借给凡人。

暂挂西堂锡,仍同旦过宾。
暂时挂在西堂的椅子上,仍然与朝阳一起迎接来宾。

六年里,五迁舍,得此邻。
六年来,迁居五次,终于得到这个邻居。

儒馆豆笾于粲,弦诵有遗音。
儒家的学堂里有盛香的粮食,琴弦的声音仍然回荡。

甚喜黄冠为侣,更得青衿来伴,应不叹飘零。
非常高兴有黄冠(指学子)作伴,更有青衿(指读书人)相伴,应该不再感叹漂泊无定。

夜宿东华榻,朝餐泮水芹。
夜晚宿在东华的床榻上,早晨用泮水的芹菜作早餐。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家铉翁居住的地方,瀛台北界的城池。诗人观察到附近潭水的倒影清澈无尘,象征着他内心的宁静和纯洁。这个地方被认为是高阳胜地,被仙翁所主宰,不会轻易借给凡人居住。诗人描述了自己在这里居住的艰辛,经历了六年里五次迁居才得到这个地方作为邻居。诗人提到了儒家的学堂,描述了学堂里的香粮和琴弦的声音,表达了他对学问和知识的向往和喜悦。他也感到高兴有黄冠和青衿作伴,不再感叹漂泊无定。最后,诗人描述了自己在东华过夜,用泮水的芹菜作早餐的情景。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的居住环境、内心感受和对学问的追求,展现了他在漂泊中寻找归属感和心灵寄托的努力。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宗教意象和学问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安定和知识的渴望,以及对真正的伴侣和朋友的珍视。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深情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