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衣步南堂

出自宋代张耒的《感春十三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pī yī bù nán táng,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夜醉朝未醒,披衣步南堂
折彼晓树花,嗅此凝露香。
好鸟鸣我林,声如韵风篁。
娟娟屋外杏,顾我如窥墙。
物色岂不好,人情独何伤。
思我二三子,各限天一方。
无鬐不可游,无羽不可翔。
耿耿千里心,箕昴互相望。
结交古所重,义合不能忘。
离别可奈何,还归举予觞。
()

诗词:《感春十三首》,朝代:宋代,作者:张耒。

夜醉朝未醒,披衣步南堂。
折彼晓树花,嗅此凝露香。
好鸟鸣我林,声如韵风篁。
娟娟屋外杏,顾我如窥墙。
物色岂不好,人情独何伤。
思我二三子,各限天一方。
无鬐不可游,无羽不可翔。
耿耿千里心,箕昴互相望。
结交古所重,义合不能忘。
离别可奈何,还归举予觞。

中文译文:
酒醉至天明,拢衣步向南堂。
摘下那晨曦中的花朵,嗅着那凝结的露水香气。
美丽的鸟儿在我林中鸣叫,声音如风吹竹林的声音一样悦耳。
外面的杏树娟娟地开着花,仿佛在向我招手。
世间的景物多么美好,唯有人情之间感伤。
思念我的二三友,各自在不同的地方。
没有羽毛无法飞翔,没有鬃毛无法游荡。
我心怀忧愁千里之遥,箕宿星座也相互凝望。
结交古人所看重的,义气的契合不能忘记。
离别之情可如何抵挡,还是举杯共饮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天的早晨酒醉醒来后的情景。他醉眼朦胧地走向南堂,感受到清晨的美妙。他摘下树上的花朵,闻着花上的露水香气,享受着春天的气息。鸟儿在他的林子里歌唱,声音如风吹竹林般悦耳。他看着外面的杏树婀娜地开花,仿佛在向他招手。

然而,尽管周围的景物美好,作者却感到人情之间的伤感。他思念他的朋友们,他们各自在不同的地方,无法相聚。他感慨自己没有羽毛无法飞翔,没有鬃毛无法自由游荡。他的心思飘荡在千里之外,就像箕宿星座中的两颗星星互相凝望。

然而,作者仍然珍视与古人的交往,并强调了义气的重要性。他表示结交古人所看重的品德和义气是不能忘记的。尽管离别令人痛苦,但他仍然希望能够举起酒杯,与朋友们共同欢聚。

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美好感受,同时也抒发了对友情和离别的思念之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感人的情感表达,让读者在品读中感受到了春天的醉人魅力和情感的波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张耒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