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湖松竹拥楼台

出自宋代常颛孙的《题西湖水阁》,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ǐ hú sōng zhú yōng lóu tái,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
倚湖松竹拥楼台,景物招人得得来。
谁识我身非俗物,洞门深锁不容开。
()
松竹,楼台,景物,招人,俗物,不容

《题西湖水阁》是宋代文人常颛孙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倚湖松竹拥楼台,
景物招人得得来。
谁识我身非俗物,
洞门深锁不容开。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西湖水阁的景色和作者的身份自觉。诗人通过倚靠在湖边的松竹之间,眺望楼台上的美景,表达了这些景物如此真实地吸引着人们的感受和欣赏。然而,作者也意识到自己的身份超越了世俗的尘嚣,他的内心深处有一个洞门,被严密地关闭着,不容轻易敞开。

赏析:
这首诗词以西湖水阁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内心独特的身份感受,展示了常颛孙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自我意识。

首句“倚湖松竹拥楼台”,通过倚靠在湖边的松竹之间,传达出作者身临其境的感受。松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物,寓意着高洁和坚韧。楼台则象征着高耸的建筑物,与松竹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第二句“景物招人得得来”,强调了景物的吸引力。诗人认为这些景物是如此真实可得,仿佛只要伸手便能触摸到。这种亲近感和亲切感使人不禁被景物所吸引,感受到美的力量。

第三句“谁识我身非俗物”,诗人开始表达自己的身份感受。他意识到自己超越了尘世的凡俗,具有独特的内在品质。这种超然的身份使他与众不同,与周围的世俗相区别。

最后一句“洞门深锁不容开”,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一种封闭状态。洞门象征着内心的世界,它被紧紧关闭着,不容轻易揭开。这种封闭可能是作者对外界的保护,也可以理解为他独特的思想和个性的保留。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作者的身份感受,展示了作者的独特审美情趣和自我意识。它以简洁、深沉的语言,将作者的内心世界与外在景物相结合,给读者留下了一幅景色优美、意境深远的画面,同时也引发人们对自我身份和内心世界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常颛孙

...

常颛孙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