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火笼纱十二行

出自明代楚石梵琦的《相家夜宴》,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ū huǒ lóng shā shí èr xí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璧月未出金风凉,群乌哑哑鸣苑墙。
西山高居帝左右,北斗正挂天中央。
绣衣执乐三千指,朱火笼纱十二行
坐待更阑宾客散,萧斋自炷辟邪香。
()
高居,绣衣,笼纱,坐待,宾客,辟邪

《相家夜宴》是明代楚石梵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璧月未出金风凉,
群乌哑哑鸣苑墙。
西山高居帝左右,
北斗正挂天中央。

绣衣执乐三千指,
朱火笼纱十二行。
坐待更阑宾客散,
萧斋自炷辟邪香。

译文:
明亮的月亮还未升起,金风吹拂着凉爽。
乌鸦们在皇宫的墙上嘎嘎叫。
西山高耸,就在皇帝的左右,
北斗星正悬挂在天空的中央。

精美的衣裳,手持乐器,三千指尖弹奏,
红色的火光笼罩着十二行人。
静坐等待深夜,宾客散去,
幽静的斋房里自燃着驱邪的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场明代相家夜宴的景象。诗人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勾勒出了夜晚的宁静和丰盛的宴席。诗中的描写充满了宫廷的气息和仪式感。

首先,诗人描述了月亮未出、金风吹拂的夜晚景象,给人以清凉的感觉。乌鸦在宫墙上嘎嘎叫,增添了一丝幽静的氛围。

接着,诗人描写了宴席的场景。西山高居,表示主人家地位崇高,与皇帝相近。北斗星挂在天空中央,象征着尊贵和权威。绣衣持乐,说明宴会上有乐师演奏,音乐声萦绕在整个场景中。朱火笼纱,指的是红色的灯笼和纱帘,烘托出热闹喜庆的氛围。

最后两句表达了宴会的结束和主人的独处。等待更深的夜晚,宾客已散去,只剩下主人自己。萧斋自炷辟邪香,主人在斋房里点燃香炉,驱除邪气,带来宁静和祥和。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宴会的热闹和仪式感,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宁静和静谧的氛围。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捕捉和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宴会的盛况和主人的内心世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