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径借农家

出自明代道敷的《移住中州(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ìn jìng jiè nóng jiā,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郭外故人屋,茅檐即水涯。
远滩通鹭渚,近径借农家
移树惜阴薄,开篱当日斜。
便知循乞处,村路不妨赊。
¤
()
故人,水涯,农家,便知,乞处,村路

《移住中州(二首)》是明代道敷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郭外故人屋,
茅檐即水涯。
远滩通鹭渚,
近径借农家。
移树惜阴薄,
开篱当日斜。
便知循乞处,
村路不妨赊。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道敷移居中州的情景。他离开了城郭之外的老友家,搬到了一座茅屋旁边的水边居住。在新居的周围,远处有一片通向鹭渚的沙滩,近处有一条通往农家的小径。诗人移栽了一些树木,希望能够在茅屋的阴凉之处多些遮挡。他开辟了一段篱笆,斜斜地向阳边倾斜。诗人认为,只要知道向人乞讨的地方,村路的坡陀上也不会拖欠债务。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移居中州的情景。诗中的景物和细节都展现出一种淡雅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对新居的喜悦和对自然环境的赞美。茅檐即水涯的描写使人感受到水边的宁静与舒适,远滩通鹭渚和近径借农家的描绘则展示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融合。通过移栽树木和开篱的行为,诗人展现出对生活环境的改造和美化的愿望,同时也透露出对阴凉和遮挡的向往。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乞讨的心态,他认为只要找到乞讨的地方,就不会拖欠债务,是一种豁达乐观的态度。

整首诗以简洁、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移居情景,展示了他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情感的方式,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这首诗词以其清新的意境和优美的表达方式,给人以一种恬静、舒适的感受,展现了明代田园诗的特点。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道敷

道敷,字觉明,嘉兴兴善寺僧,初游黄叶庵之门,后得心疾,蓄发逾年而卒。...

道敷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