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师更与图丹青

出自明代王祎的《白翎雀图》,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uà shī gèng yǔ tú dān qīng,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白翎雀,雪作翎,群呼旅食啁哳鸣。
何人翻作弦上声,传与江南士女听。
南人听声未识形,画师更与图丹青
图丹青,一何似,知尔之生何处是。
秋高口子草如云,风劲脑儿沙似水。
()
士女,听声,画师,丹青,口子,如云,脑儿

《白翎雀图》是明代作家王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色的翎羽雀,雪花做成翅膀,
群鸟齐声呼唤,旅途中吃食啾啾鸣。
是谁将其音声演绎成弦上的音乐,
传给江南的士人和女子们听。
南方的人们听到声音却未见过它的形态,
画师们更将其形象绘制在图画上。
图画中的形象多么相似,
却不知道你生活在哪里。
秋天天高口子草像云一样茂盛,
风劲时,脑袋上的沙子像水流一样。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白翎雀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中小鸟的赞美和对艺术创作的思考。白翎雀的形象以及它们的鸣叫声被艺术家绘制在图画上,让人们能够欣赏到它们的美丽和声音的华彩。然而,对于南方的人们来说,他们只能通过声音来想象这些鸟的形态,而无法亲眼目睹它们的样貌。诗中还描绘了秋高气爽的景象,以及风劲时沙子流动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生动与变幻。

赏析:
《白翎雀图》通过描绘白翎雀的形象和声音,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艺术的探索。诗中的白翎雀象征纯洁和美丽,而它们的鸣叫声则代表着生机和活力。作者通过将这些美好的形象和声音传递给南方的士人和女子们,使他们能够在想象中欣赏到这些美丽的事物。同时,作者也思考了艺术的表现方式,将白翎雀的形象绘制在图画上,使人们通过艺术作品来感受自然之美。

诗中描绘的秋高景象以及风劲时沙子流动的景象,通过形象的描绘给读者带来了视觉上的愉悦。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通过鲜明的形象和生动的描写,使读者产生共鸣,感受到自然之美和艺术的魅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