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有正色

出自宋代苏轼的《次韵子由所居六咏》,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í liú yǒu zhèng sè,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
诗人故多感,花发忆两京。
石榴有正色,玉树真虚名。
粲粲秋菊花,卓为霜中英。
萸盘照重九,缬蕊两鲜明。
()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是苏轼的一首诗,描写了作者对花朵的赞美和思念两个都市的情感。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诗人故多感,花发忆两京。
石榴有正色,玉树真虚名。
粲粲秋菊花,卓为霜中英。
萸盘照重九,缬蕊两鲜明。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花朵的赞美,并通过花朵勾起他对过去两个都市的怀念之情。诗中描绘了石榴的鲜红色彩和玉树的虚幻之美,以及秋菊的灿烂和高贵。最后两句描述了萸盘的亮光照耀着九重天,以及缬蕊的鲜明之处。

赏析:
这首诗以苏轼多愁善感的情怀为背景,通过对花朵的描绘来抒发情感。诗人通过描写石榴的正色和玉树的虚名,展示了对美的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反思。石榴之红色象征着正直和坚强,而玉树之虚名则暗示了社会虚荣的空洞。

接着,苏轼将目光转向秋菊,形容其灿烂夺目、高贵非凡,暗示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崇拜和向往。秋菊在寒霜中仍能怒放,象征着坚强和不屈的精神。

最后两句描绘了萸盘照耀九重天和缬蕊的鲜明,展现了诗人对于光明和美好的向往。萸盘是一种祭祀用具,其亮光照耀重九,象征着希望和庄严。缬蕊则是花朵的一部分,它的鲜明之处彰显了诗人对于生命之美的觉悟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花朵的描绘,既传递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又表达了对过去两个都市的思念之情。诗人以花朵为媒介,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融合,通过诗歌表达出来,使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与思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