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相依万盖阴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长干寺》,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é yè xiāng yī wàn gài yī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梵馆清闲侧布金,小塘回曲翠文深。
柳条不动千丝直,荷叶相依万盖阴
漠漠岑云相上下,翩翩沙鸟自浮沈。
羇人乐此忘归思,忍向西风学越吟。
()
清闲,小塘,翠文,柳条,不动,荷叶,相依,万盖,忘归,西风

《长干寺》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梵馆静谧地侧布着金黄的光芒,
小塘回曲处碧绿的文采深沉。
柳条静止,千丝一气呵成;
荷叶相依,万盖共同遮荫。
稀稀落落的浓云在天空上下飘动,
轻盈飞舞的沙鸟在水面上自由浮沉。
远离家园的人们在这里快乐,忘却了思乡之情,
忍不住学习西风吟唱越地的诗歌。

诗意:
《长干寺》描绘了一个寺庙的景象,通过寺庙中的景物和环境,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中以寺庙的梵馆、小塘、柳条、荷叶、岑云和沙鸟等描绘,给人一种宁静、清幽的感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长干寺这个地方的喜爱和向往,将寺庙作为一种避世的场所,借以忘却尘世的烦恼和思绪。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越地诗歌的向往,通过学习西风吟唱越地的诗歌,诗人希望能够融入那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赏析:
《长干寺》以简洁、清新的语言描绘了寺庙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梵馆、小塘、柳条、荷叶等形象生动,给人一种安静、宁谧的感觉,使人仿佛置身于这个清幽的寺庙之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避世境地的向往和对尘世烦恼的厌倦。

诗的最后两句"忍向西风学越吟"表达了诗人对越地诗歌的渴望。越地指的是越国,是中国古代一个文化繁荣的地方,其诗歌以豪放、豪迈著称。通过学习西风吟唱越地的诗歌,诗人希望能够追寻那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表达自己对自由、豪迈的追求。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展示了王安石独特的写作风格。通过寺庙的景象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清幽避世之地的向往,以及对豪放自由的追求。这首诗在描绘寺庙景物的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境界和价值观的思考,充满了内涵和意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