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怪山翁行步涩

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唐懿仲诸公见过,小饮凌寒残梅之下二绝》,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ò guài shān wēng xíng bù sè,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问人何处是花蹊,香玉匀铺不见泥。
莫怪山翁行步涩,更无空处著枯藜。
()
不见,行步,空处,枯藜

《唐懿仲诸公见过,小饮凌寒残梅之下二绝》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问人何处是花蹊,
香玉匀铺不见泥。
莫怪山翁行步涩,
更无空处著枯藜。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山间的景象,诗人向人询问花径的所在,却发现没有泥土的痕迹,只有香玉铺满了地面。诗人告诫读者不要奇怪山间老人行走时的踉跄,因为这里没有空地可以种植葛藤。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间景色,通过对花径和地面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清幽的山野氛围。诗人以问答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

诗中的“花蹊”指的是花径,是指通往花丛的小路。诗人询问何处有花径,却发现地面上没有泥土的痕迹,只有香玉铺满了地面。这里的“香玉”可以理解为花瓣或花朵,形容花径上的花朵密集而美丽。

接着,诗人告诫读者不要奇怪山间老人行走时的踉跄,因为这里没有空地可以种植葛藤。这里的“山翁”指的是山中的老人,行走时步履蹒跚,可能是因为地势崎岖,没有平坦的道路。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山间的宁静和自然的美妙,同时也可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