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绿凋岁华

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寄题向抚州采菊亭》,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òng lǜ diāo suì huá,诗句平仄:仄仄平仄平。
一叶起秋色,众绿凋岁华
耿耿霜露侧,余此黄金葩。
西风满天地,孤芳照尘沙。
殷勤开小筑,花气日夕嘉。
落英楚累手,东篱陶令家。
两穷偶寓意,岂必真爱花。
不如亭中人,一笑了天涯。
采采勿虚度,门前欲高牙。
()
一叶,秋色,耿耿,霜露,黄金,西风,天地,小筑

《寄题向抚州采菊亭》

一叶起秋色,众绿凋岁华。
耿耿霜露侧,余此黄金葩。
西风满天地,孤芳照尘沙。
殷勤开小筑,花气日夕嘉。
落英楚累手,东篱陶令家。
两穷偶寓意,岂必真爱花。
不如亭中人,一笑了天涯。
采采勿虚度,门前欲高牙。

中文译文:
一片叶子展现了秋天的色彩,众多的绿叶凋谢了岁月的繁华。
明亮的霜露侧面流淌,我看到了这黄金般的花朵。
西风吹满了天地,这孤零零的花儿照亮了尘沙。
殷勤地开启小筑,花的香气在日夜间愈加美好。
落下的花瓣多如楚地的尘土,陶渊明的东篱上也有。
两个穷人偶然际遇,是否必须真正热爱花朵?
与亭中的人相比,他们一笑间超越了天涯的边际。
采摘采摘,不要虚度时光,门前的牙若长高了便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范成大创作的作品,以描绘秋天采菊的情景为主题。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人情感融合在一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中的“一叶起秋色”以一片落叶来象征整个秋天的色彩,展示了季节的变迁和岁月的流转。接着,诗人描述了绿叶凋谢的景象,暗示了人事无常的真实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耿耿霜露侧,余此黄金葩”的描写,将黄金般的花朵与凋谢的自然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花朵的珍贵和生命的短暂。

诗中的“西风满天地,孤芳照尘沙”揭示了花朵的孤独和坚强,即使在荒芜的沙地上,仍能绽放出明亮的光芒。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一个人在小筑中开启花朵并享受花香的情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落英楚和东篱陶令家的意象,呼应了历史文化中的诗人和文人墨客,强调了文人对花卉的钟爱和追求。

最后两句“两穷偶寓意,岂必真爱花。不如亭中人,一笑了天涯。采采勿虚度,门前欲高牙”,表达了对追求真爱的思考。诗人认为两个穷人偶然相遇并非必然代表真正的爱情,反而亭中的人通过一笑超越了世俗的边界,显得更为美好。

最后的两句“采采勿虚度,门前欲高牙”是诗人的劝勉之语,意味着不要虚度时光,要珍惜眼前的美好。门前欲高牙的意象可以解读为追求更高的境界和目标。

整首诗词通过对秋天采菊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和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同时,诗中的对比和隐喻手法,以及对真爱和人生意义的思考,使得这首诗词充满了哲理和诗意,值得细细品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