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三日去程赊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山村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ǒ xíng sān rì qù chéng shē,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歇处何妨更歇些,宿头未到日头斜。
风烟绿水青山国,篱落紫茄黄豆家。
雨足一年生事了,我行三日去程赊
老夫不是如今错,初识陶泓计已差。
()
歇处,日头,篱落,黄豆,生事,老夫,不是,初识

《山村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山村的景色和诗人的心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歇处何妨更歇些,宿头未到日头斜。
风烟绿水青山国,篱落紫茄黄豆家。
雨足一年生事了,我行三日去程赊。
老夫不是如今错,初识陶泓计已差。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山村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山村生活的喜爱和对自己行程的思考。

诗的第一句“歇处何妨更歇些,宿头未到日头斜。”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疲惫,他希望能够在山村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休息一会儿,等到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再继续行程。

接下来的两句“风烟绿水青山国,篱落紫茄黄豆家。”描绘了山村的美景,绿水青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风景画,篱落中种满了紫茄和黄豆,显示了山村的丰收和宁静。

最后两句“雨足一年生事了,我行三日去程赊。老夫不是如今错,初识陶泓计已差。”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和对未来的思考。雨水充足,一年的农事已经完成,诗人准备出发,但他的行程却没有准备充足,需要借贷。诗人自嘲地说自己并不是因为现在的情况而感到失望,而是因为他在最初认识陶泓时就已经计划不周。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山村的景色和诗人的心情,展现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过去决策的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