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囚长损气

出自宋代苏轼的《临江仙(冬日即事)》,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èn qiú zhǎng sǔn qì,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
自古相从休务日,何妨低唱微吟。
天垂云重作春阴。
坐中人半醉,帘外雪将深。
闻道分司狂御史,紫云无路追寻。
凄风寒雨是骎骎。
问囚长损气,见鹤忽惊心。
()
中人,半醉,闻道,御史,无路,追寻,惊心

《临江仙(冬日即事)》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自古来相从休务日,
何妨低唱微吟。
天垂云重作春阴。
坐中人半醉,
帘外雪将深。
闻道分司狂御史,
紫云无路追寻。
凄风寒雨是骎骎。
问囚长损气,
见鹤忽惊心。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的景象,以及诗人在这个时刻的感受和思考。诗人自古以来一直与世隔绝,不参与世俗的忙碌事务,他并不在乎自己低声吟唱。天空布满了厚重的云层,仿佛是春天的阴影。在室内,有人微醺,而窗外的雪越来越深。诗人听说有个狂妄的官员被调离了他的职位,他无法追随他那紫色的云彩。寒风和雨水冷冷地倾泻而下。询问禁囚,他们的情绪遭受了损伤。突然看到一只鹤,诗人的心情感到惊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冬日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繁忙的事物的冷漠态度。诗中的自古相从休务日,低唱微吟,表达了诗人追求自我安逸、超脱尘世的心态。天空中的云重作春阴,给人一种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与冬日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描写了室内外的对比,室内的人半醉,而窗外的雪越来越深,暗示了诗人对于室内温暖与窗外严寒的对比感受。诗中提到的分司狂御史和紫云无路追寻,表达了诗人对于某个官员被调离职位的关注,但也含有自嘲和无奈之情。最后,诗人突然看到一只鹤,表明他的心情被这一景象所触动,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冷冽的冬日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追求自我安逸、超脱尘世的态度,以及对世俗变迁的冷漠和思考。诗中的意象和意境相得益彰,给人一种深沉、凄迷的感受。同时,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独特表达,展示了苏轼作为文学家的才情和情感表达能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