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奏天子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送陕西都运彭待制》,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uī lái zòu tiān zǐ,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塞下兵难去,关中粟未多。
君心同汉帝,粮道得萧何。
函谷马蹄入,渭桥车辙过。
地形终险固,山色旧嵯峨。
不媿先贤传,重听得宝歌。
归来奏天子,安稳看鸣珂。
()
粮道:粮道liángdào指军队运送军粮等补给的通路粮道畅通。
函谷马蹄:1.亦作“马蹏”马的蹄子。2.荸荠。3.《庄子》书的篇名。
车辙:车轮辗出的痕迹道口两侧的人流、车流汇成一片。
地形:(名)地面的形状。一般地形有平原、山地、丘陵、盆地、高原等。
险固:险阻坚固。
山色:山的景色。
嵯峨:形容山势高峻。
先贤:1.已故的贤哲。2.复姓。
重听:〈动〉再听(一遍或几遍)。
归来:(动)回来:胜利~|自海外~。
天子:古代中国臣民对帝王的尊称。如:“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天子是古代政权里的尊称,“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中国文化,注重修德与立功。

《送陕西都运彭待制》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塞下兵难去,关中粟未多。
君心同汉帝,粮道得萧何。
函谷马蹄入,渭桥车辙过。
地形终险固,山色旧嵯峨。
不媿先贤传,重听得宝歌。
归来奏天子,安稳看鸣珂。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送别陕西都运彭待制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塞外的兵乱和关中的粮食匮乏,表达了对彭待制远行的担忧和祝福。诗中提到了历史上的汉帝和萧何,暗示了彭待制与他们有着相同的心志和胸怀。诗人通过描绘函谷关的马蹄声和渭桥上的车辙痕迹,展现了彭待制离开的场景。诗人还表达了对陕西地形险要和山色秀美的赞美,并表示自己不愧是先贤的传人,重视听到的宝歌。最后,诗人祝愿彭待制归来后能够安稳地向天子奏报,并享受宁静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送别彭待制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彭待制的关切和祝福。通过对塞外和关中的形势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彭待制远行的担忧和对国家安危的关注。诗中运用了历史典故,将彭待制与汉帝、萧何相提并论,突显了他们的共同志向和品质。同时,诗人通过描绘函谷关和渭桥的景象,展现了离别的场景,增加了诗词的情感色彩。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彭待制归来后的祝愿,展示了对他的期待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词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对彭待制的敬佩和祝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对国家安宁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