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将绿野还裴度

出自宋代张舜民的《王氏松斋诗》,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rú jiāng lǜ yě hái péi dù,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人传半隐在龙门,天启松斋遇远孙。
水石蔽亏包废寺,版图磨灭指邻村。
如将绿野还裴度,不见潜溪付李藩。
壁土未乾三易主,洛阳城里有名园。
()
远孙,水石,废寺,版图,邻村,绿野,不见,名园

《王氏松斋诗》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舜民。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传半隐在龙门,
天启松斋遇远孙。
水石蔽亏包废寺,
版图磨灭指邻村。
如将绿野还裴度,
不见潜溪付李藩。
壁土未乾三易主,
洛阳城里有名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半隐居在龙门之间,他名叫天启,松斋是他的居所,遇到了一个远房的后代。诗中描述了一幅景象:水石的堆积掩盖了原本的废弃寺庙,地图已经磨灭,指向了邻村。诗人希望能够将这片绿野归还给裴度,却再也看不到潜溪,也无法传达给李藩。壁土未乾,意味着这片土地的归属已经发生了三次变动。然而,在洛阳城里,却有一个有名的园林。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和情感的交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苍凉和无奈。龙门、松斋、水石、废寺等景物都具有一种深远的历史感,它们被时间所遮蔽,人们的名字也逐渐消逝。作者希望能够将美丽的绿野还给裴度,但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力和失望。壁土未乾三易主的描写暗示了社会的动荡和变迁,而洛阳城里的有名园则映衬出它的繁荣与辉煌。

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社会变迁的思考。同时,诗中的景物也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无常,诗人在岁月的长河中感叹时光的无情和个人命运的渺小。这首诗的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舜民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张舜民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