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好爵縻

出自宋代张舜民的《天爵山》,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wèi hǎo jué mí,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耕者志於食,否则馁继之。
学者志於道,一为好爵縻
本自不营利,间或与利期。
朝日入而处,暮日仰而思。
浮云蔽蔀屋,见前当自知。
()
学者,志於道,营利,朝日,浮云,自知

《天爵山》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舜民。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耕者志向食物,否则将饥饿继之。
学者志向道德,追求高尚的爵位。
本源于不谋私利,偶尔与利益有关。
早晨太阳升起时,身处其中,晚上日落时,仰望天空思考。
浮云遮住房屋,看到前方的困境应该自知。

诗意:
这首诗词以耕者和学者作为主题,表达了两种不同的志向和追求。耕者的志向是为了食物,如果不努力耕种,就会饥饿。学者的志向则是追求道德和高尚的爵位。诗人认为学者的志向本源于不谋私利,但偶尔也会与利益相关。诗人通过描绘早晨和晚上的景象,以及浮云遮住房屋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应该清楚认识到自己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赏析:
《天爵山》这首诗词通过对耕者和学者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于不同追求和志向的思考。耕者代表了普通人对于温饱生活的追求,而学者代表了追求知识和道德的精神追求。诗人在诗中提醒人们,不论是追求物质生活还是追求精神境界,都需要坚定的志向和努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现实困境的觉察,他通过描绘浮云遮住房屋的景象,暗示人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应该认清现实的阻碍和困难。整首诗词简洁明了,用意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人生追求和社会意义的思考和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舜民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张舜民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