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耽世味不期骄

出自宋代李吕的《澹轩》,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ióng dān shì wèi bù qī jiāo,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穷耽世味不期骄,安得羹墙暂见尧。
未到闻韶饮三月,且求陋巷乐箪瓢。
()
耽世味,期骄,安得

《澹轩》是宋代诗人李吕的作品。这首诗以写景抒怀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澹轩》

穷耽世味不期骄,
安得羹墙暂见尧。
未到闻韶饮三月,
且求陋巷乐箪瓢。

中文译文:

贫穷中专心于世俗的滋味,不奢求骄傲,
但愿能在平凡之中一睹圣贤的墙垣。
尚未到达聆听悠扬乐曲的三月,
暂且寻求在狭小巷陋中享受简朴的生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李吕的自身经历和思考为背景,展现了他对于尘世间琐碎事物的淡然态度和追求内心宁静的心境。

诗的第一句描述了诗人在贫穷之中,不贪图名利、不自负骄傲的心态。他不追求世俗的虚荣和富贵,而是专心于体味生活的真实与平凡。

第二句表达了诗人渴望能暂时离开尘嚣,看一看圣贤的墙垣。这里的“羹墙”暗指传说中尧帝的羹囗墙,象征着高尚的道德境界和圣贤的品德。诗人渴望能够以此为榜样,对照自身,追求更高尚的境界。

第三句描绘了诗人对于美好音乐的向往,但他意识到自己尚未能达到聆听良曲的境地,所以用“未到闻韶饮三月”来表达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期待和渴望。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暂时不求享受奢华的生活,而是寻求在简朴的陋巷中,用简单的箪瓢(古代用来盛饭食的器具)过上快乐的生活。这种态度彰显了诗人对于俭朴、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澹轩》通过对不同境遇和欲望的对比抒发了李吕的内心感慨和追求。诗人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贫穷而沮丧,相反,他通过对高尚的品德和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示了一种超越物质贫困的精神追求。诗中透露出的淡泊宁静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使人们在纷繁喧嚣的世界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和真善美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吕

李吕(1122—1198)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李吕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