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房花木兵烧杀

出自宋代汪元量的《多景楼》,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án fáng huā mù bīng shāo shā,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多景楼中昼掩扉,画梁不敢住乌衣。
禅房花木兵烧杀,佛寺干戈僧怕归。
山雨欲来淮树立,潮风初起海云飞。
酒尊未尽登舟急,更过金焦看落晖。
()
掩扉,画梁,不敢,乌衣,禅房,花木,佛寺,干戈,山雨,欲来,树立,潮风

《多景楼》是宋代文人汪元量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多景楼中的景象,通过对楼中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诗词以楼中昼掩扉、画梁不敢住乌衣为开篇,揭示了一种压抑的氛围。禅房花木兵烧杀、佛寺干戈僧怕归,表达了战乱的残酷和僧尼逃离家园的无奈,展现了动荡时代的苦难。

接下来,诗词转折至山雨欲来淮树立、潮风初起海云飞,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凸显了天地间的变幻和气象的动荡,与前文战乱的描绘形成对比。这种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动荡的反思和对自然环境的依托。

最后两句,酒尊未尽登舟急,更过金焦看落晖,描绘了作者匆忙离开多景楼的场景。这种离去的匆忙暗示了作者内心的不安和无奈,也可以理解为对现实逃避的一种表达。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线,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示了时代的动荡和人们的无奈,同时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依赖和对现实的逃避。这种对比和表达方式使得诗词具有一种深沉的情感和思考,引发读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汪元量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