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人俱不闻

出自明代刘基的《感怀二十四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í rén jù bù wé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壶公下天阙,聊以观世纷。
卖药汝南市,时人俱不闻
顾此非我徒,飘然乘白云。
方驾双虬龙,被服九霞文。
但见北邙阪,岧峣尽高坟。
()
时人,不闻,白云,虬龙,岧峣

《感怀二十四首》是明代刘基的一首诗词,描写了壶公(指壶山)的壮丽景色和作者的感慨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壶公下天阙,聊以观世纷。
壶公指的是壶山,作者将自己比喻为壶公,意味着他置身于高山之巅,俯瞰天地间的纷繁世态。这里的"天阙"指天空,"观世纷"表示观察人间百态。

卖药汝南市,时人俱不闻。
作者说自己在汝南市卖药,但是时人却没有听闻过。这里可能是作者借自述平凡的身份来反衬自己超凡的心境,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

顾此非我徒,飘然乘白云。
作者表示这并非是我独有的经历,他以超然的心态,仿佛乘坐在白云之上,飘然而行。这句诗表达了作者超脱尘世的心态和追求自由自在的愿望。

方驾双虬龙,被服九霞文。
"方驾双虬龙"形象地描绘了作者乘坐在祥云之上,如同驾驭着两条神龙。"被服九霞文"指的是作者穿着华丽的衣袍,衣袍上绣有九种不同颜色的霞光。这两句诗通过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在超凡境界中的飘逸和庄严。

但见北邙阪,岧峣尽高坟。
"北邙阪"指的是北方的山脉,"岧峣"则表示山势陡峭。这句诗描绘了作者所见的北方山脉高峻的景象,以及山峰上的坟墓。通过对大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充满变幻的意象。

整首诗通过描绘壶山的壮丽景色以及作者自身的超脱心态,表达了对人世纷扰的感慨和对自由自在境界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景物描写,以及对自然景观的反衬,使得诗意更加深远。整首诗词具有一定的抒情色彩,既展现了作者的超然心态,又揭示了对世俗琐事的淡漠态度,彰显了明代文人的独立意识和追求超凡境界的精神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刘基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