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是别有天

出自明代刘基的《游仙(九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èi shì bié yǒu tiān,诗句平仄:仄仄平仄平。
费生市井儿,未尝识神仙。
偶然壶中去,谓是别有天
幻化且不解,《真诰》安能传。
那将食色身,妄弄刑赏权。
果然失符后,众鬼不见怜。
()
井儿,神仙,壶中,幻化,食色,不见

《游仙(九首)》是明代刘基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凡人费生市井之人,因偶然的机缘进入壶中仙境,感叹其中的奇妙和超凡脱俗。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费生市井儿,
未尝识神仙。
偶然壶中去,
谓是别有天。

幻化且不解,
《真诰》安能传。
那将食色身,
妄弄刑赏权。

果然失符后,
众鬼不见怜。

诗意:
这首诗词以一位平凡的市井人物为主人公,他从未见过真正的神仙。然而,他却偶然间进入了一个仙境之中,感叹其中的奇妙和非凡。他被这个幻化的仙境所吸引,但对其中的奥妙却无法完全理解,因为真正的仙道之诀《真诰》是无法传授给凡人的。诗人批评了那些沉迷于享受权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认为他们无法领悟仙境的真谛。最后,诗人表示,一旦失去了真正的符咒,众鬼就不再怜惜凡人。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揭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看法。诗中的主人公代表了平凡的人们,他们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超越尘世的追求是普遍的人性。然而,诗人通过表达对现实社会中权力、利益和功名的批判,暗示这种追求只会使人迷失自我,并失去真正的幸福与安宁。整首诗以寓言的方式,通过描绘仙境与现实的对比,呈现了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纯真、美好事物的渴望。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将诗人的思想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既有批判现实的一面,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它展示了明代文人对尘世的痛苦和对超越世俗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整体上,这首诗词给人以深思与启迪,引发人们对人生意义和真正的幸福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刘基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