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声冠一时

出自宋代夏竦的《奉和御製读后周书》,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īng shēng guān yī shí,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
南荆推德厚,千里远從师。
奥识通三教,清声冠一时
就招虽暂至,恋本固难移。
故老称前事,儒宗道益滋。
()
清声

《奉和御製读后周书》是宋代夏竦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南荆的推崇德行厚重、远行千里拜师的故事为背景,表达了对学问的推崇和对老一辈儒者的敬意。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南荆推德厚,
千里远從师。
奥识通三教,
清声冠一时。
就招虽暂至,
恋本固难移。
故老称前事,
儒宗道益滋。

诗意:
这位南荆的学者推崇德行的厚重,
千里远行拜师求学。
他的学问渊博,通晓三教(儒、释、道),
他的声望在当时独树一帜。
虽然聘请他担任官职只是暂时的,
但对故乡深情难移。
老一辈的学者称赞着先人的事迹,
儒学的道统日益增长。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宋代夏竦对学问和儒学传统的推崇之情。诗中的南荆可视为虚构的地名,代表一个地方的学者。他的远行拜师,体现了古代学子为了求学而不畏艰险的精神。诗中提到他通晓三教,显示他的学问广博,不仅限于儒学,还包括佛教和道教。这种跨越不同学派的学问素养使他的声望在当时独树一帜。虽然他被暂时聘为官员,但他对家乡的感情却牢固不移。最后两句赞颂了前辈学者的事迹,强调了儒学的传承与发展。

这首诗词通过南荆学者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学问、师道和儒学传统的敬意和推崇。它展示了学子为了追求知识而愿意奔波远行的精神,以及学问与道德的重要性。整体氛围庄重,语言简练,既表达了对师长和学问的致敬,也反映了宋代儒学的繁荣和儒学家对于儒学传统的坚守。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夏竦

夏竦(985—1051年),字子乔,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人。北宋时期大臣,世称夏文庄公、夏英公、夏郑公。著文集百卷、《策论》十三卷、《笺奏》三卷、《古文四声韵》五卷、《声韵图》一卷,其中:《文庄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库全书》(节录自《永乐大典》)。...

夏竦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