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蠡浅俗枣仍昏

出自宋代姜特立的《觅龙涎巧石》,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iǎ lí qiǎn sú zǎo réng hūn,诗句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甲蠡浅俗枣仍昏,沉水龙涎气最芬。
敢望凝香如燕寝,竹炉聊欲试氤氲。
()
浅俗,水龙,如燕,竹炉,氤氲

《觅龙涎巧石》是宋代诗人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甲蠡浅俗枣仍昏,
沉水龙涎气最芬。
敢望凝香如燕寝,
竹炉聊欲试氤氲。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姜特立在甲蠡的浅俗环境中,他渴望寻找一块珍贵的巧石,这块石头被称为「龙涎」,是沉入水底的龙吐出的珍贵之物。姜特立希望能够感受到龙涎所散发的芬芳气息,就像燕子在温暖的巢中沉睡一样。他决定在竹炉中试着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以期达到这种感受。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龙涎巧石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姜特立使用了浅俗的背景来对比表达他的情感,显示了他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高雅的向往。诗中的「甲蠡浅俗枣仍昏」一句,描绘了甲蠡的平庸和浅薄,与诗人渴望追求真善美的内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沉水龙涎气最芬」一句,通过描写龙涎的香气来强调其珍贵和独特,这种香气被诗人视为至高无上的美好。诗人希望能够凝聚这种美好,与燕子在优美环境中沉睡相提并论,表达了对高贵生活的渴望。

最后两句「敢望凝香如燕寝,竹炉聊欲试氤氲」,诗人决定在竹炉中试图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以期能够体验到龙涎的香气。这种氤氲的感觉可以被视作诗人内心对美好的追求和渴望的象征。

通过整首诗的描写,诗人姜特立展示了他对高雅事物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通过描述龙涎巧石和竹炉的情景,表达了对精神世界和高贵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浅俗生活的厌倦。这首诗词以简洁而质朴的语言,通过意象和对比的手法,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追求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