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尘四同逐云飞

出自宋代王迈的《嘲解十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iān chén sì tóng zhú yún fēi,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
边尘四同逐云飞,正是英卢得志时。
西洛故疆将克复,北军新锐属羁縻。
智名功勇渠何欠,跋扈飞扬子过疑。
消得腾章来辨析,台臣虎患可无词。
()
正是,克复,羁縻,智名,子过疑,腾章来

《嘲解十首》是宋代王迈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当时边疆的局势和社会现象,充满了嘲讽和讽刺意味。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嘲解十首》中文译文:
边尘四同逐云飞,
正是英卢得志时。
西洛故疆将克复,
北军新锐属羁縻。
智名功勇渠何欠,
跋扈飞扬子过疑。
消得腾章来辨析,
台臣虎患可无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边疆的局势为背景,通过讽刺和嘲讽的手法,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和现象。

诗的前两句“边尘四同逐云飞,正是英卢得志时”,表达了边疆上战争频繁,四方敌对势力争相进攻的局面。作者使用了“英卢”来代指当时的官员,暗示他们在这种混乱局势下得到了发展和得志的机会。通过这两句诗,作者既揭示了边疆动荡的现实,又对官员的行为进行了嘲讽。

接下来的两句“西洛故疆将克复,北军新锐属羁縻”,描述了西方的故疆将要被夺回,而北方的新军却受到束缚。这里作者用“故疆”和“新锐”来对比,再次点明了官员们的无能和愚昧。

随后的两句“智名功勇渠何欠,跋扈飞扬子过疑”,嘲讽了这些官员们的无能和自负。作者质问他们在智慧、名声、功绩和勇气等方面到底欠缺了什么,以及他们为何如此跋扈自大。

最后的两句“消得腾章来辨析,台臣虎患可无词”,表明作者希望有一位才智出众的文官能来辩析局势,解决问题。作者使用“台臣”来指代文官,称其为“虎患”,意味着他们应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胆识。整首诗词以讽刺揭示了当时边疆和社会的弊端,呼唤着有才能的人来改变这一现状。

该诗词通过讽刺和嘲讽的手法,以边疆局势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和担忧。同时,通过对官员们的描写和质问,表达了对有才能者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解决问题,改善现状。这首诗词既具有时代特色,又有普世的讽刺意味,让人对社会现象进行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迈

王迈(1184~1248) ,南宋诗人。字实之,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人。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王迈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