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溪春雨平

出自宋代黎廷瑞的《甲子雨次日清明》,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xī chūn yǔ pí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政须晴甲子,早作雨清明。
万树朝烟湿,一溪春雨平
农谣若果验,岁事已堪惊。
天意非人料,西畴且力耕。
()
万树,春雨,农谣,岁事,堪惊,天意,非人,力耕

《甲子雨次日清明》是宋代诗人黎廷瑞的作品。这首诗以甲子年(十二地支之首)下雨后的清明节为背景,抒发了对政治现状和社会命运的思考。

诗中描述了政府需要在雨后的清明节这一重要节日迎接晴朗的天气,以示政治的明朗和清明。描绘了清晨,万树上升腾的烟雾还带有雨水的湿润,一条小溪在春雨中平缓流淌。农民们的歌谣如果能够应验,那么他们对未来的担忧将得到缓解,因为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令人惊讶的事情。然而,天意往往超出人的推测,因此,人们应该专注于眼前的西畴(指农田)并努力耕种。

整首诗通过描述自然景象,抒发了对政治和社会现状的思考。黎廷瑞借助清明节和甲子年的象征意义,寄托了他对政治的期望和对社会发展的思考。他认为政府应该以明朗和清明的方式治理国家,而人们也应该专注于眼前的努力和责任。这首诗意蕴含深远,既有对政治的关切,又有对人生命运的深思。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描写风格,将自然景色与政治社会联系起来,通过隐喻和象征手法传达了作者的思想。读者在欣赏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自然景色的美丽与恬静,同时也可以体会到作者对政治和社会的思考与期望。这种对比和交融使得诗词更具有意境和内涵,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黎廷瑞

黎廷瑞(1250年~1308年),字祥仲,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黎廷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