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天水际垂

出自宋代徐铉的《过江》,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háng tiān shuǐ jì chuí,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别路知何极,离肠有所思。
登舻望城远,摇橹过江迟。
断岸烟中失,长天水际垂
此心非橘柚,不为两乡移。
()
知何处,有所思,登楼,摇橹,过江

《过江》是唐代徐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别路知何极,
离肠有所思。
登舻望城远,
摇橹过江迟。
断岸烟中失,
长天水际垂。
此心非橘柚,
不为两乡移。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别离之情,诗人离别后感叹不知离别的路途会有多遥远,离别之情让他内心充满了思念。他登上船只,远望城市,但船只摇橹过江却缓慢无比。在远离岸边的烟雾中,他失去了对岸的视线,长天与水的交界处却依然挂着。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情,他的思念之情不像橘子和柚子那样可以被转移,只能一直存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别离的情感和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登船远眺,表达了身处江中的孤独和迟缓的航行,与他内心对离别的无奈和思念的交织。通过使用断句和对仗等修辞手法,诗中的意象生动而深刻。"断岸烟中失,长天水际垂"这句表达了诗人在远离岸边时视线模糊的感受,长天与水的交界处的景象则象征着离别的漫长和辽阔。最后一句"此心非橘柚,不为两乡移"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他的心意不能像柑橘那样被带走,而是留在了离别的两个乡里。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展示了唐代诗人独特的感受和表达方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徐铉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徐铉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