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浩然调养正

出自金朝王哲的《南乡子 重阳全真集卷之十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qì hào rán tiáo yǎng zhèng,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百载镜中容。
仰手为祥覆手凶。
生死荣华今在目,休逢。
疾速回心认祖宗。
得得妙相从。
灭尽三尸九个虫。
一气浩然调养正,冲融。
免击精蓝
()

《南乡子 重阳全真集卷之十二》是元代作家王哲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思考,探讨了生死、荣华与人生意义的主题。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百载镜中容。
仰手为祥覆手凶。
生死荣华今在目,
休逢。疾速回心认祖宗。
得得妙相从。
灭尽三尸九个虫。
一气浩然调养正,
冲融。免击精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一种隐晦而深沉的语言,探讨了生死与荣华的意义,同时呼唤人们应该回归本源,认识自己的祖宗和本质。

首先,“百载镜中容”揭示了一个思考的起点,意味着诗人通过一种超越时间的方式来审视自己。这句话暗示了一个镜子,反映出人的本质与内在的一面。

接下来,“仰手为祥覆手凶”表达了人的行为和选择对自身命运的影响。仰手行善,可以带来吉祥;覆手作恶,则会招致凶险。这里,诗人提醒人们要明辨善恶,从而引导自己的生活走向。

“生死荣华今在目,休逢。疾速回心认祖宗。”这两句诗揭示了人生的矛盾和无常。生命的荣华与死亡的威胁都在眼前,但又无法避免。诗人呼唤人们迅速回归内心,认识自己的祖宗和根本,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得得妙相从。”这句话暗示了诗人希望人们能够获得一种奇妙的相伴和指引,或许是指导人们追寻真理和智慧的力量。

“灭尽三尸九个虫。”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人性的批判和超越。三尸和九个虫是道家的概念,指代人体内的贪、瞋、痴等各种烦恼和欲望。诗人希望通过调养自己的精神和情感,超越这些负面因素,实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一气浩然调养正,冲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内心调和与修养的追求。通过调养内心的能量(一气),使其浩然正大,达到一种内外和谐的状态。冲融则指代了能量的融合和升华。

最后,“免击精蓝”这句话意味着通过前面的种种修行和洗涤,诗人希望能够避免被击中内心最深处的忧伤和痛苦,实现内心的宁静与纯净。

这首诗词通过一种隐喻和象征的方式,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诗人呼唤人们要追求善行,认识自己的本质和根源,超越欲望和烦恼,调和内心的能量,达到内外和谐的状态。诗词中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和思考,通过意象和隐喻的运用,引导读者反思人生的意义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哲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王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