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磬聊寻衲子家

出自宋代张镃的《与诸弟游天竺》,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ōng qìng liáo xún nà zǐ jiā,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出门残月带晨鸦,飞盖相从纵五花。
风绰败芦依岸老,水分洲渚抱山斜。
橐鞬未遂书生志,钟磬聊寻衲子家
何物最能舒望眼,晓云吹霁不成霞。
()
出门,残月,晨鸦,水分,衲子,何物

《与诸弟游天竺》是宋代张镃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出门时,残月与晨鸦相伴,
飞盖上,五彩旗相互飘扬。
风摇着败落的芦苇依偎在岸边,
水分隔着岛屿和湖滨的山丘斜倚。
橐鞬未能实现书生的志向,
只能敲击钟磬,寻找僧侣的庵舍。
什么事物最能舒展眼前的景象,
当晨曦吹散云雾,未成霞色时。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一次游览天竺的情景为主题,以细腻、清丽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和人物内心的感受。诗人通过描写月亮、晨鸦、飞盖、芦苇、水和山等元素,以及橐鞬与钟磬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从残月与晨鸦相伴的景象,到五彩旗在飞盖上飘扬的场景,再到风摇落芦苇,水分隔山丘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宏伟和变幻多姿。在这自然景色的映衬下,橐鞬与钟磬的对比突出了一个书生志向未能实现的遗憾与寻求。最后,诗人通过晓云吹散的过程,表达了一种曙光初露、希望渐现的意象。

整首诗词情感悠远,自然景物的描绘与人物内心的思考相得益彰,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生命运的感慨和思索。通过这种意境的构建,诗词在读者心中勾起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使人产生共鸣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张镃朗读
()